这个寒冬,最火的顶流除了冰墩墩便是谷爱凌,一个集世界冠军 + 斯坦福学霸(SAT 满分 1600 分,以 1580 高分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多个才艺 + 情商高于一身的超级版的「别人家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2月8日,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冠

谷爱凌的成功,得益于优秀基因+超强自驱力+父母资源等因素的完美组合。

虽然这些因素让很多普通家庭望尘莫及,但我们也能从谷爱凌的成长轨迹中获得一些启示。抛开「学霸」「冠军」这些标签,她的自信、阳光、乐观,是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的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媒体采访谷爱凌妈妈的教育之道时,她特地提到:「爱凌入学时她们老师说的,千万不要纠正她们的错别字,不去打击孩子的创造力。」

在孩子的教育中,创造力究竟有多重要,普通家庭该怎么做?专注中小学人工智能创造力教育的英荔创造乐园将为大家详细解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造力是什么?

创造力是什么?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由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

创造力的第一个要点是联系。斯坦福著名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博士的研究表明,创造的过程就是大脑不断摄入新信息,然后将这些存储的信息重组,从而产生新想法的过程。

第二个要点便是将想法付诸实践。否则,「创造力」便只是虚无缥缈的「想象力」。

乔布斯曾言:「创造就是把事物联系起来。」划时代的 iPhone,便是乔布斯将电话、音乐播放器、网络通讯器合三为一并成功实践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布斯 VS iPhone 4

创造力有什么好处?

创造力有什么好处?

有创造力的人,在学习时具备「触类旁通,一通百通」的能力。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者克里斯汀·卡特说:「创造力帮助我们应对变化,解决问题;还会影响我们的社交和情商,提高我们对数学和科学的理解。它是健康和幸福的关键组成部分。」

观察谷爱凌的成长历程我们会发现,富有创造力的她在多个领域都游刃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滑雪,她还酷爱长跑和篮球,参加越野跑时曾获得旧金山第二名的好成绩。不仅是学霸,她的体操、瑜伽、骑马、足球、攀岩、射箭、钢琴、芭蕾、声乐等也不在话下。

在创造力的驱使下,她愿意去尝试一切有趣的东西,不断挑战自我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上,谷爱凌摘得金牌并创造了历史。赛后,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挑战第三跳,不是来这打败其他运动员的,是想打破自己的界限。「希望能通过这个,让更多的女孩们打破自己的界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造力的好处不止于此。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排名第一的 TED 演讲人肯·罗宾逊表示:

在科技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习某种具体技能,可能几年后就会迅速过时;但具备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适应性,让他们为未知做好真正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罗宾逊抨击学校教育扼杀创造力

如何培养创造力?

如何培养创造力?

好消息是,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创造者。虽然不同的孩子在天赋程度上有所差异,但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来加强。

我们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来保护并加强孩子的创造力呢?我们需要双管齐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重视家庭环境中的创造力教育。

大量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在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采取民主方式对待孩子、准许孩子表达自己,有利于孩子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① 让孩子从小接受外界丰富环境的刺激,不做温室里的花朵。

让孩子离开屏幕,走向大自然、博物馆、科技馆、艺术画廊等,在不同的环境中激发创造力。

② 用趣味游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游戏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联系、建构、应用等实现深度学习,培养创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趣玩 intelino英荔诺智能编程火车时,对孩子的创造力、观察力、动手力、表达力、专注力是大考验

③ 正向关注并及时鼓励孩子的创造力,允许孩子尝试、犯错。

孩子时不时会冒出一些奇思妙想,或者犯一些在大人看来不能接受的错误,例如谷爱凌妈妈提到的写错别字。

其实这些正是孩子在打破常规的小行动,我们更应该鼓励他去尝试,赞美他的创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辅导机构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强化孩子的创造力。

英荔创造乐园致力用可理解的材料打造最好玩的 AI 教学空间,通过直观易懂、循序进阶的人工智能创造力教育让孩子在 AI 时代独立思考、自信表达、自由创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荔创造乐园课堂实拍

英荔的 AI 创造力教育课堂包容和支持孩子们所有的奇思妙想。在老师的专业指引下,孩子们能通过人工智能和编程知识将「想象」变为现实。

孩子们的每一次创作实践,都是以创造力为原点的科技和艺术的完美融合。在「我想到了——我做到了——我成功了」的正向激励下,孩子们的创造潜力不断被激发,各种综合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荔创造乐园课堂实拍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创造」的种子,把它植入合适的土壤里,给它水和阳光,个体的创造力便能茁壮成长。

谷爱凌式的成功很难复制,我们能做的便是帮助孩子在自己的生命维度里,种下「创造」的种子,让孩子在创造力的驱使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快乐和精彩。

文 |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