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舍生取义全是假,旧衣犹爱况其身

洪承畴被俘,清太宗皇太极派范文程前去劝降。洪承畴慷慨激昂,谩骂不停,大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范文程好言好语安抚他,与他谈古论今,说天道地。其时恰巧屋梁上的灰尘掉落在洪承畴衣袖上,洪承畴几次手掸、嘴吹,范文程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立即告辞回去,奏明皇太极:“洪承畴不会死啊!他对自己破旧的衣服还那么爱惜,更何况对自己的身体呢?”

果然,不久洪承畴就降了清朝。(本文摘编自《清稗类钞》)

02、误国总督叶名琛,畏死被俘弄诗文

叶名琛工于作诗、绘画和书法,以大学士衔出任两广总督。但此人面对英国侵略者,畏敌如虎,正如当时人所形容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古之所无,今之所有”。

他被英军俘虏到香港,每天为英国人作书、画画。随从劝他不要署名,他就在作品末端题“海上苏武”四字。后来被虏到印度孟加拉,住在镇海楼上,每天读《吕祖经》,写了不少诗,第二年病死。

被英军虏去时,随从指海水说:“这海水很清。”意思是要他以身殉国,他吓得不敢正面回答。广州士子讽刺他说:“中堂本有学问人,不作学政真可惜。”(本文摘编自《清稗类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龚半伦不背祖国,随洋人抢劫圆明园

龚自珍的长子,名公襄,晚年自号半伦。所谓“半伦”,是说他无君臣父子、无夫妻兄弟朋友,只爱两个小妾。

此人天资聪明,博览群书,中年以后,家道中落,卖书为生,成为英国大使威妥玛的幕僚。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他曾一同前去,抢先入园,偷了不少金玉宝物,运回上海。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经过上海,听说龚半伦的才华,设盛宴请他。酒席上,曾国藩表示了请他做官的意思。

龚半伦大笑说:“以在下的地位,先生给我的官职,最多是省里的监、司之类,先生想想,我是甘心处于先生之下的人吗?不要多说了,今晚只可谈风月,不谈其他事。”曾国藩气得不再吭声。

当时龚半伦仗着英国大使撑腰,非常狂妄。过了不久,威妥玛死了,龚半伦便益加颓废,六亲不认。两个儿子来看他,被他赶跑;熟人见到他都绕道走,称之为“怪物”。

53岁时,龚半伦发神经病死了。临死时他还做了件缺德事,把平时珍爱的、价值千金的名帖,全部剪碎,没留下一个完好的字。(本文摘编自《清稗类钞》,《清朝野史大观》卷一0)

04、得其精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

秦穆公问伯乐:“您年纪大了,您的子孙中有没有善于相马的?”

伯乐说:“我的子孙才能都不高。但有个朋友叫九方皋,相马的技术不在我之下。”

于是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报告说已经找到了一匹。

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

九方皋说:“黄色的母马。”

穆公派人跟他去取马,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责备道:“你推荐的人,连马的公母和颜色都弄不清,又怎么能知道千里马呢?”

伯乐叹息道:“唉!他的技艺已经进入了这种境界, 这正是他超过我千万倍的地方啊!像九方皋这样相马,算是看到天机了,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他只注视那关键的东西,而忽视那些不需要重视的部分。像他这样相马,其意义哪里只是得到一匹千里马啊!”

马被牵来后一看,果然是一匹天下罕见的千里马。(本文摘编自《淮南子》卷一二,《列子》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