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浙江卫健委发了个调查问卷,其中,有个很接地气的问题:

孩子出生到3岁每月补贴1000元,你是否愿意生育三孩?

评论区大家可以说说。

不用看,很多人的答案,依旧是“NO”。

钱、时间、学位,都是表象。

对基于“土地和房产”之上的、“债务扩张发展模式”的疲惫和焦虑,才是核心。

房价和生育,早已呈现对立状态。

管清友援引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房价每上涨1000元,生育一孩的概率将降低1.8%~2.9%,生育二孩的概率将降低2.4%~8.8%。

另有数据表明,在房价增长最快的地区,生育率下降最严重。25-29岁的育龄妇女中,房价每上涨10%,人口出生率便会下降1.5%。

其实,共识性的答案,不用多么复杂的数据测算。

撇开各种花式激励生育的措施不谈,现在,摆在我们的面前的问题是:

“保楼市”,还是“保三胎”?

楼市的稳定,关乎土地财政、上下游行业、城镇化进程,关乎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岗位,绝大多数人的家庭资产。

这,是短期无法摆脱的路径依赖。

生育的意愿,关乎生产力的提升、经济的长远发展、减轻老龄化的负担,关乎一个社会的存续兴衰。

这,是长期无法回避的必经之路。

摆脱“债务驱动基建——卖地偿还债务——杠杆向居民部门转移”的依赖,可能短期会有阵痛,可能有人会失业,可能有人觉得日子过的没原来舒服了。

降薪了,裁员了,没回款了,年终奖缩水了,绩效奖金没了,客户不进货了。。。

总之,就是很不适应。

过去一年,我们已经听过太多太多。

但,为了提振生育意愿,为了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怎么做都值得。

一切,还是要从产业和基建上找答案。

今年,我们看到明显的变化是,大基建开门红。

1月份的金融数据已经出炉,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新增社融6.17万亿,前两天跟大家聊过。

要钱,给钱。

自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基建投资适当靠前”后,今年以来多地基建投资项目火速开工,浙江、上海等省份均已公布扩大有效投资相关文件,推出千亿乃至万亿级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要项目,给项目。

这跟去年缺预算、缺项目的情况,截然不同。

13个省份,提出2022年5G基站建设计划,建设数量合计达42.5万个。

春节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熟料价格接连上涨,多家企业已发布调价函。

地方已经补报了一批专项债项目,并将城市管网建设、水利等重点领域作为补报重点。

新基建,正在大干快上。

据《经济参考报》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20个省(区、市)明确2022年5G基站、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建设计划,并将“新基建”,作为稳投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前几天看到中金固收的报告,概括的很到位,跟大家做个分享。

报告认为,这是我国经济模式的第三次转型。

第一次,1999-2008年,是中国人口红利突出的时期,储蓄率上升,需求端体现为投资和出口的高增长。

第二次,2009-2018年,是中国金融周期快速上行的时期,信贷与房价加速上行,也是城镇化加速时期。

第三次,全要素生产率,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什么叫“全要素生产率”?

只要能拉动经济,“能多一点,是一点。”

张文朗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

原来只有“传统基建+房地产”,是“德式套餐”。

量足,能吃饱,但胡吃海塞,肠胃变差了。

以后,要靠“房地产+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新基建”,是“日式套餐”。

碳水少了,但菜品多了,一样能吃饱。

这种模式下,就算是老的“基建+房地产”,也能有新的改变。

比如,电力行业绿色投资,有储能、电网、清洁发电。

钢铁行业,包括氢冶金-高炉冶炼法-碳搜捕技术、直接还原铁-电炉冶炼法-碳搜捕技术、基于废钢的电弧炉冶炼。

农业,包括免耕农业新增设备、温室气体吸收设备投资。

建筑,包括装配式建筑和内置电器投资。

棚改确实没了,但保障房、城市更新、旧改又补上来了。

根据海通宏观组测算,在“十四五”时期,全国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约748.8万套,预计2022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接近200万套,投资约2100亿元,同比增长约110%。

根据德邦宏观芦哲的预测,正常情况下,今年保障房能带来3493亿投资,带动房地产投资2.4个百分点。

如果建设进度超预期提前,则能带来5201亿投资,托住房地产投资3.5个百分点。

从绿色投资+保障房来看,前段时间,蓝白跟大家聊的央行政策,还真是风向标。

新基建和绿色投资的转型,有碳减排工具,可以“先贷后借”,避免了像MLF“先借后贷”那样的资金空转。

房地产投资的转型,前几天央行刚刚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

每次转型,都是痛苦的,都会伴随抱怨和不适应。

恰恰因为第三次转型最难,政策火力的输出,才最猛。

现在这种“要钱给钱、要项目给项目”的氛围,着实少见。

前几天,央行的四季度货政报告指出,企业贷款利率,已经创出了四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40年来最低!真的已经开足马力了!

所以,对习惯了老基建+地产+债务+信用扩张的旧模式来说,现在的第三次转型,可以称之为40年一遇的机会。

至今还有人犹疑:

有必要做这么多新项目,注入这么大的投资,给这么大的扶持吗?难道不怕一哄而上,良莠不齐?

当然有必要。

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啥也不用干了,继续卖地得了,还调控什么?

生育意愿、房地产依赖、旧发展模式,三者绝不是孤立存在的。

人口红利没了,居民没杠杆可加了,地方为了保持事权和财权的平衡,急需新收入。

还有保三胎,提振生育意愿,光靠发钱、给假期、降低生养教成本,只能治标。

形势比人强,只能触及实质,触及灵魂。

此时不转型,就没机会了。

10年前,所有人都意气风发,做生意,创业,谈项目,一切都在变化,每个城市的每年甚至每个月,都是不一样的。

整个社会都透着一股“野心”,却忽视了债务和高杠杆的风险。

正因为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切换太快,兴衰更替太迅速,以至于,陷入群体性迷茫。

10年后的现在,都在说创业是大坑,都在说开店就是被收割,都在说考公考研最香,能守住钱包不缩水已是万幸。

却无视:情绪悲观已到极致,春风吹又生,萌芽已经出现。

政策,总是“逆周期”的,要给予充分的耐心。

最后,蓝白用前两天回复过一位朋友的话做结语:

读书看报,早睡早起,定期体检,强制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