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刊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家河是郧阳丹江口市官山镇的主要河流,为官山河的一条支流。该河系常流河,发源于官山镇南面的小分水岭和豆腐沟,汇入镇西的袁家河。长约5公里,宽20米,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

传说吕家河原名茅坪河,因秦朝相国吕不韦被流放房陵时曾有家眷在这里居住,故改名为吕家河。据《史记》等古籍载,吕不韦最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件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而在封地饮鸩自尽。私葬吕不韦的门客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十堰市房县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家河村隶属于丹江口市官山镇,在镇的西南部。地处道教圣地武当山南神道的崇山峻岭中,距武当山最高峰金顶约7公里。境内有泰山庙、佛祖庙、尼姑岩、龙吟泉等古迹,山清水秀。因吕家河流经该村,故名。

吕家河村是一个著名的民歌村。这个民歌村于1999年被发掘。全村几乎家家都有会唱民歌之人。现已搜集整理的民歌达5000多首,记录的曲调有79种之多。吕家河民歌的来源颇为复杂,研究者认为,这一带是先秦时期秦楚巴等国交会地带,且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因而秦楚巴之音,可能便在此积淀下来。另外,明永乐十年(1412年),朝廷大建武当山的宫观,从全国各地调集三十万军民、工匠诸色人等参与建设。这些人主要来自湖北、湖南、江西,也有来自四川、陕西、河南、江浙等地。他们随之带来了四面八方的乡音民歌在此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家河民歌正是吸取了秦楚巴文化,以及兴建武当山时,全国各地诸色人等带来的外来文化,再有本地道教文化等丰富的元素,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发掘以来,吕家河民歌引起国内外民间文学界和音乐界高度关注。

2008年6月,吕家河民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唱民歌是吕家河村民俗的一大特色。有关专家称之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中国民歌之都”,而丧俗是吕家河民族生存的主要土壤。丧俗为歌师们提供了一个赛歌的环境,也为民歌的传承创造了条件。

请加关注@秦楚刊号随时了解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