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一旦爱上一座城市,就会爱上这座城市的一切。

而武汉也是如此。

有人爱上它的热干面与莲藕汤,也有人爱上它的纵横江湖与快意人间。

而对于历史叔来说,武汉的千年历史古韵,更是精神上的向往。

我们都知道,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革命,也是改变了中国历史最伟大的转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之武昌打响了第一枪。

也正因这一枪,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后,革命党人也在此设立湖北军政府,后改为鄂军都督府。

今天,历史叔也跟大家好好讲讲,这座百年红楼见证了哪些风风雨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蛇山南麓、阅马场的北端耸立着一座红墙红瓦、具有鲜明的西方建筑风格的建筑,便是湖北军政府,后称为鄂军都督府”

早在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让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封建专制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关系逐渐矛盾,以孙中山带领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开始进行反清民主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5年,晚清政府面对这样局面,于是颁布了《宣示预备立宪谕》,开始了所谓的大清立宪改革

而在《宣示预备立宪谕》颁布不久,湖广总督赵尔巽便在武昌开设了“湖北咨议局创办所”,随后接任赵尔巽职位的陈夔龙继续筹备工作,在1908年正式成立湖北咨议局

在这期间,陈夔龙便开始选取地址来建造一座楼房,用来作为湖北咨议局的办公场所,按照日本大藏省代绘制的图式,在阅马场北边紧靠蛇山南麓的绿营旧址开始修建。

1910年,这座平面布局为“山”形,砖木结构,两层的西方议会大厦建筑最终落成,总金额花费为白银十万六千余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湖北咨议局的议员在这座建筑办公尚未到一年,辛亥革命爆发了,武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朝廷官员纷纷逃离北上。

随后,革命党人便在此组建了中国历史上首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权-----“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

为了壮大革命声势,革命党人在会议厅里推举了黎元洪出任军政府都督。

黎元洪原本是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的统领,起初不肯合作,革命党人将他软禁在这座红楼的东段二楼房子里。

没过几天,黎元洪改变立场了,还以剪掉长辫子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决心---反抗清王朝。

随后以武昌起义为开端的辛亥革命,也迅速四方风动,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专制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咨议局大楼和正在训练的革命军新兵)

南京临时中央政府未建立前,这座红楼暂时代行中央军政府的职权

辛亥革命胜利后,都督黎元洪便在此办公。

在这期间,黎元洪组织了著名的阳夏保卫战,并发出了《布告全国令》、《宣布满清罪状》、《电告汉族同胞之为满洲将士者》、《布告海内人士电》、《致满清政府电》等通电,揭露了清政府镇压人民的罪状,加速全国反清王朝革命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2年4月,孙中山莅临鄂军都督府,接见湖北军政界人士和其他各界代表,同时在此发表了演说。

到了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领导机关相继前到武汉,这座红楼也见证了不少重大历史时间。

比如1927年4月23日,湖北革命群众和军事政治学校学生在这里举行大会,声讨和反对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抗战期间,鄂军都督府部分的大厅、办公大楼也遭到炸毁,武汉沦陷后,日军第三十三师团也曾在这里驻扎。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协、省委统战部、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陆续在这里借地办公。

到了1981年,正值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湖北省便在这里建立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这座历经百年历史的红楼,依然在等待后人,感受这里曾发生过的风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