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需要多少大学?合肥的答案显然是“多多益善”,本市的大学,支持你们建校区;外市的大学,欢迎来建研究院。2月17日,《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出现在了安徽省发改委网站上,合肥的高等教育再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文件中提到了哪些大学?本地的在哪建校区?外地的哪些高校要建研究院?应该怎么评价这种“抱团发展”呢?听缪老师聊几句吧。

一、建设新校区

一、建设新校区

第一所高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规划》中提到,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学院建设,规划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校区,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看得出来,安徽对待自己的“头牌高校”是非常慷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些年,国内高层次大学中,有不少都在努力兴建国际校区。同为985大学的华南理工大学在广州本地搞起了国际校区,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选择把国际校区开在异地,布局嘉兴、福州、无锡。中科大的国际校区选址在何处呢?目前还没有官方消息传出。

第二所高校是安徽大学,《规划》中提到,要建设安徽大学未来学院(新校区)。这个校区将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高新学科,选址问题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根据目前的消息判断,它将落地庐江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是,庐江县委宣传部的公众号“微聚庐江”,在2月16日所发的《早安,庐江!》中提到,2月15日,安徽大学部分领导来到庐江,商讨安徽大学未来学院的建设进展和相关问题。

第三所高校和第四所高校分别是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规划》中提到,要建设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新校区),支持安徽农业大学建设新校区。前者选址在肥西县,后者则是“沿着水边做文章”,选址庐阳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肥有4个市辖区、4个县和1个县级市。从地图上可以看得出来,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处在中央,从12点方向开始,逆时针分布的长丰乡、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市、肥东县居于外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建设研究院

二、建设研究院

《规划》中提到,支持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在合肥建立高等研究院。其实,这三个研究院都是现成的。安徽师范大学通过“兼并”肥西师范学院,从芜湖把校区开到了省会合肥。这个校区里面,包含一个高等研究院,四个学院。未来将达到8000学生、500教职工的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徽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合肥)的官方网站上,标注的地址是合肥市庐阳区清河路868号;2021年1月7日,安徽财经大学官网上《合肥高等研究院2022年度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公告》中显示,研究院地址:合肥市包河区包河大道228号(筹建中);合肥市包河区中建智立方二期26号楼(办公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抱团求发展

三、抱团求发展

合肥是安徽的教育中心,有省内最多的高等教育资源。长久以来,很多人对合肥聚集省内其他城市的资源颇有微词。但是在全国各个省份纷纷举起“强省会”大旗的时候,安徽又怎能“特立独行”呢?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外市大学,涌入合肥办学呢?

科安医农,本地四校建设新校区;师理财大,外地三校建设研究院。你是否看好合肥的高等教育发展?来评论区聊聊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