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讲求多子多福,作为帝王,后宫一大堆,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康熙就是最好的例子。康熙在位时间长,从十四岁开始生子,至六十三岁停止,五十年间生育了三十五子,活到成人的仅有二十人。
不过对于帝王之家,儿子多未必是一件好事。学过生物的人都知道,一个种群发展过快,容易对环境构成压力,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帝王的子女过多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由于对权力的向往,很容易造成家庭破裂。这样的历史一直在不断地上演,比如西晋的八王之乱,几乎断送了一个王朝。再比如,康熙王朝的九子夺嫡更是将权力与人性的残酷演绎至极致。
雍正经历过权力的残酷,或许对此深有感触,到他继位后,并没有扩充后宫,后妃基本上是以前王府中福晋、格格升过来的。雍正有十个儿子,其中只有四个活到成年,而且在他当皇帝的岁月里,直到雍正十一年才生下一子--弘瞻,其余九子都是在做皇子时生的。
至于雍正是想以此证明自己是个不好色好皇帝,还是个勤政的皇帝,我们不得而知。但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也可以说他的避孕措施做得到位。
雍正的四个成年儿子分别是弘时、弘历、弘昼和弘瞻。弘时是长子,但是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在《清史稿》中有这么一句:“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由此看来,弘时必定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儿子。早在康熙晚年时,允祉的长子弘晟和允祺长子弘昇都被封为王府世子,而按年龄计算,弘时也达到了受封的标准,然而他却没有被受封,这说明康熙也不看好他。
雍正为了避免诸子争储的局面,建立了秘立皇储制度,就是皇帝把要立谁为太子写在诏书上封好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待皇帝死后再拿出密诏宣布新皇。在皇帝死之前,这个诏书不得以任何理由开封。
此外,皇帝自己也随身携带一份同样的诏书,也是在他死后才能打开,两份诏书内容必须一致,否则不能确定最后的皇位继承人。此后的乾隆、嘉庆、咸丰都是以此种方式坐上龙椅的。
雍正在建立秘密建储制度时,也早早把弘时排除在外,那时他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加审慎。”,这番话出自雍正元年八月十七,而那时的弘时明明已经十九岁了,父亲一句话令弘时的的前途陷入渺茫。
弘时得不到康熙的赏识也就算了,为何连父亲也如此看待他,要知道,雍正只有四个儿子,就算分四分之一的爱给他,也不算过分吧,为何早早就把他排除在储位之外呢?
弘时的困境
众所周知,康熙对乾隆弘历宠爱有加,见了一面之后,就下旨将弘历带回宫中交给德妃照料,甚至有人说,康熙选择雍正继承大统与乾隆有很大关系。
康熙对弘历的疼爱整个皇室家族都看在眼里,弘历除了受到众人的羡慕嫉妒之外,也受到了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尤其在康熙驾崩后,雍正当上皇帝后,弘历的地位更加突出,父亲雍正对他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俨然一副培养下一任帝王的样子。
那么,对于长子的弘时,雍正到底是看待的呢?实际上雍正继位初期,对弘时尽管没有多大期望,但也并非是三不管的状态。相反,雍正这个父亲还是很重视他的。
雍正为自己的皇子都聘请了有名的老师加以教育,弘时的老师是一个理学专家王懋竑。此人对程朱理学研究得很透彻,讲究淡泊无欲,对王阳明的心学也深有体会。雍正聘请王懋竑作弘时的老师,可谓用心良苦,其意在希望弘时改邪归正,因为弘时不受康熙和雍正赏识的原因多半是因为他不受约束,生活放纵。
特别是在雍正元年康熙帝的周年忌辰,雍正派了弘历前往景陵代其祭拜,第二年同样如此,弘时已骤然明白雍正心中的秘密了。
从弘时的角度来看,作为长子早早被排斥在储位之外,这一点令他对雍正耿耿于怀。再加之雍正对弘历的公然偏爱,都导致他走向了雍正的对立面,极有可能是得,与八爷党勾结在了一起,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雍正三年,王懋竑的母亲病逝要回家守丧,临行前,雍正对他说,不必遵制守三年,料理完丧事即回京,而且在王懋竑守丧期间,雍正经常派人催他进京。
至雍正四年八月,当王懋竑赶到京城时,却发现既见不到皇上,也见不到弘时。滞留京城一年后,他得到通知,叫他回家养老。可见,在此期间,雍正与弘时的矛盾已然激化,也正是在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雍正将弘时过继给了允禩,并交与允裪抚养。
巧合的是,雍正对八爷党的核心人物允禩也是在雍正四年全面爆发的。雍正四年,允禩被革去爵位,并由宗人府除名,改名为“阿其那”,最后被囚禁了起来,同年九年,便死于狱中,终年45岁。
可见,弘时在雍正四年过继给允禩,这个事件意味深长,足以表明弘时与八爷党是有交往的,而雍正对八爷党痛恨至极,自己的儿子与他们勾结在一起,这种愤怒令他对弘时完全失去了耐心,最终抛弃了他。
雍正五年(1727年)八月初六,弘时抑郁而终,也有说被囚禁而死,年仅二十四岁。
弘时背叛了父亲雍正,从深层次原因来看,与雍正实施的秘密建储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最终导致了他在亲情和政治上对雍正的双重背叛。不得不说,弘时的悲剧仍然是一场与争储相关的政治事件,他成为了雍正秘密建储制度的第一个牺牲者。
弘昼与弘瞻的结局
弘昼比乾隆仅小三个月,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虽不是同母所生,但比同母兄弟更亲厚。但在雍正死后,最后的谜底揭开,弘历成为乾隆帝,他们二人的关系也走向了不和谐。
弘昼常常藐视乾隆的皇权,行为怪诞,令乾隆在处理与他的关系上大伤脑筋。在雍正时,弘昼就被封了恭亲王,雍正也常派他去处理一些政事,所以在弘昼心里也有一个帝王梦,最终他带着这个梦抑郁而死,终年五十五岁。
弘瞻可以说是由乾隆养大的,雍正在生弘瞻时已经五十六岁,而他在五十八岁就去世了。雍正去世后,乾隆对这个弟弟也是照顾有加,过于溺爱,导致弘瞻变成了一个纨绔子弟。
乾隆三年,因康熙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无子,于是经乾隆同意,将弘瞻过继给了果亲王。之后弘瞻承袭了果亲王的爵位,长大后的弘曕喜好积聚钱财,行为放纵不检,种种事件引发了乾隆的不满。
为了让这个弟弟收敛一下自己的行为,乾隆一怒之下惩处了弘瞻,将其由郡王降为贝勒,罢免了所有官职,还被罚王俸三年。
没想到的是,弘瞻却因此而一病不起。病危之时,乾隆曾亲临探视,并对弘瞻说,之所以要惩处他,只是想让他改变一下脾气,想不到他会因此而得重病。之后乾隆便下令恢复了弘曕郡王的封爵,但不幸的是,弘曕不久便死了,时年33岁。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了解了雍正长子弘时的悲惨命运以及因果关系,而且对雍正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做了简略的了解。尽管帝王之家真情难续,但乾隆作为一代帝王,对弟弟们的感情还是令人欣慰的,与之相比,不知道雍正作何感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