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的著名英雄人物。他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时展现出的英雄气度、绝世胆魄无不为人们所称赞。但可惜天公妒英才,杨靖宇在抗日战争中不幸牺牲。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万幸,杨靖宇的妻子儿女们无一没有继承他的英雄品质,继续为家国作着卓越的贡献。杨靖宇遗孤今何在?不求特殊照顾,儿子因公殉职,女儿甘于贫苦。
杨靖宇
壮士此去,未能复还
东北的人们总愿意将杨靖宇将军唤作“杨司令”。他曾在这片黑土地上洒下的汗水与热血,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与钦佩。
当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抗日联军在日军占优势的东北地区的局势便更加吃紧。1939年冬,濛江县境,日军重兵包围了杨靖宇所指挥的军队,并且切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在基本没有胜算的情况下,杨靖宇并没有向局势低头认输,而是指挥部队继续与敌人顽强战斗。
1940年2月,杨靖宇身边的士兵在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时被敌人发现,不幸牺牲。在日军搜索两个士兵的遗体时,看到了一枚杨靖宇的印鉴,从而日军猜测杨靖宇一定就隐藏在这片地区,开始往这边密布人手,仔细搜查。
在躲避日军搜查的时候,杨靖宇曾来到一个老乡的家里。因为自己的鞋子在长途跋涉中已经走烂了,他希望老乡可以给他一双能穿的鞋子。可老乡却劝他投降,但是杨靖宇最终说道:“如果每个人都选择投降,那还会有中国吗? ”
最终杨靖宇也没有拿到鞋子,而是继续艰苦地在树林中隐藏,与日军周旋。
2月23日,已经饥饿了好几天的杨靖宇由于缺乏力气,行动不便,再加之叛变的师长向日军告密,被敌人包围在树林里。杨靖宇依然没有投降,而是以一人之力,坚持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当日军终于击倒了杨靖宇,残忍地剖开杨靖宇的遗体时,却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树皮、野草和棉絮用于果腹。杨靖宇在这种情况下坚持着举枪抗争,即使是毫无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此时也为之动容,尊重称他为“顽强的敌人”。
为了纪念杨靖宇,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府将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杨靖宇曾说:“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自己这句话的内涵,他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中华人民永远的英雄。
英雄良妻,独挑大梁
杨靖宇的妻子叫郭莲,早在杨靖宇还在用原名马尚德时,两人便早早地结了婚。两人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十分牢靠。
杨靖宇是文化人,先后读了村里的私塾和外面的中学,更何况身高1米93,仪表堂堂。
而郭莲是杨靖宇邻村,确山县杨桥村人,由于自幼家贫,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郭莲天性善良温柔,贤淑有礼,是不少人心中的好姑娘。这门亲事还是杨靖宇的母亲特意托人给说的。
1925年,杨靖宇和郭莲结婚。尽管两人在家世和学历上的差距很大,但并没有影响两人的相处与相爱。杨靖宇喜欢拿着书,对郭莲讲那些历史上伟大或动人的故事。
郭莲虽然没读过书,但也被丈夫的真挚所感染,也就是这个过程中郭莲懂得,杨靖宇是要做大事的人,自己要力所能及地帮他。
也就是这样,纵两人新婚不久,万般不舍之下,郭莲还是让杨靖宇赶快回到省城里继续读书。杨靖宇有了郭莲作为心中的牵挂,回到学校后自然更加勤奋努力。也就是这段时间,杨靖宇加入了共青团,随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郭莲生下了儿子马从云。杨靖宇闻讯后,也只是回家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没待几天便继续回学校读书了。
1927年,杨靖宇发动了农民起义,组建了河南第一支武装力量。但也因此,杨靖宇家中的房屋和田地遭人刻意破坏,妻子郭莲只能一人拖着病重的婆婆和嗷嗷待哺的儿子流浪乡下,有时甚至要靠要饭为生。
1928年3月郭莲在逃避当地军阀的追捕时,在一个窝棚中生下了女儿。五天后,杨靖宇找到了这里,他给女儿取名马躲,也算是对当时情景很好的诠释。后来,马躲改名为马锦云。
郭莲这次见丈夫,时间也不过是一个晚上。第二天杨振宇告诉妻子自己要继续去外面工作了,而家里的事情只能拜托她了:“明天我要出远门,也许几年不回来,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郭莲认真地点了点头,向杨靖宇表示自己一定会照顾好这个家,等着他回来。但郭莲没有想到,此次一别,便是天人永隔。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靖宇义无反顾去了东北,带着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从此往后,郭莲再也没听到过杨靖宇的消息。而日本鬼子虽然抓不到杨靖宇,却知道杨靖宇的身世,因此鬼子便将怒火转移到了郭莲和婆婆身上。
郭莲和婆婆时常会被鬼子带走问话,每次问到杨靖宇在哪里时,两人都说不知道,然后挨了鬼子不少的打。
1938年,因为儿子失踪、长期被鬼子折磨而哭瞎了眼睛的婆婆辞别人世,临终前,婆婆和郭莲说:“娘是见不到他了,你一定等他回来,一定要找到他!”
而后的郭莲生活更加艰难,毕竟身边少了个可以分担苦难的亲人。但她还是自力谋生,将儿女都渐渐抚养长大。
1944年,村里的汉奸又把郭莲抓去,一顿毒打。郭莲依旧一声不吭,愤怒的敌人把郭莲扔进了粪坑。最终郭莲因为伤口感染,不久便也辞别人世。
一儿一女,皆成龙凤
郭莲临终前,在床边将她的儿子与女儿叫来,将自己珍藏了多年的一张照片交给了他们。照片上是杨靖宇年轻时的模样,郭莲说:“好好藏着你爹的照片,将来,等红军打回来了,拿着这张照片找你爹去。记住,你爹叫马尚德……”
当然,当时的郭莲和两个孩子,自然都不知道他们心心所念的那个人,其实已经不在人世间了。
抗战胜利后,马从云和马锦云到处打听,跑遍每一个红军的部队里,问有没有人听说过自己的父亲,他叫马尚德。但不幸的是,无论兄妹两人怎么再努力打听父亲的消息,依然没有人说认识自己的父亲。
时间慢慢流逝,兄妹二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新的生活,也渐渐减少了对父亲的踪影的找寻。
一切的转折在于1952年的夏天。那天,马从云和自己的妻子方绣云刚刚务完上午的农活,正在小院里吃午饭,突然间听到了小汽车的声音。那时候汽车在村里可算是稀罕的东西,于是马从云和妻子便都放下碗筷,想去外面看看发生了什么大事。
但不曾想到的是,几辆小汽车一路开到了马从云的家门口,这可让马从云摸不到头脑了。自己一个小农民,也不认识外面的大人物,这是干什么呢?只见汽车中出来了几个人,直接走进了自己家的院子里,开始打量马从云。
双方相顾无言,过了一会儿,一个人突然对身边的人惊喜地讲道:“不会错了!他就是杨司令的儿子!”,这句话一出,马从云更加疑惑了。自己明明姓马,父亲是马尚德,怎么会是什么杨司令的儿子呢?
可来的那几个人可不管这么多了,赶快拉着马从云坐下,颇有要和他唠家常之势。马从云刚要开口,说他们找错人了,可对方先说话了。“你的父亲是不是叫马尚德?”
突然间马从云惊了一下,然后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对方赶紧解释说:“你的父亲就是杨靖宇杨司令!杨司令以前原名就是马尚德!”
听完这句话,马从云的心里炸开了锅。母亲之前一直告诉他们父亲是一名干大事的英雄,但怎么样也没能想到,父亲竟然就是抗日名将杨靖宇!
马从云第一时间的情感半是自豪,半是悲伤。自豪在自己的父亲是人尽皆知的大英雄,而悲伤在他知道,杨靖宇已经牺牲在大东北的土地上,永远不会回来看他们了。
一时间,马从云所在的小村庄也是议论纷纷,原先不显山不露水的马家竟然是英雄后代,不禁让人们对马从云高看了几分。但马从云并没有时间去为这些事情窃喜,他只想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妹妹。两人自从妹妹出嫁后,便再也没见过几面了。
从云淡泊,耕耘一方
1944年,在还在世的郭凤的主持下,马从云和现在的妻子方绣云结亲,随后就在家里以务农为生。本来马从云就要在自己的家乡守着妻子和孩子,默默地过完一生,可没想到他的人生轨迹却要因为自己未见过几面的父亲而转变。
1951年,自从中央的调查组来到河南乡下,找到了当时正在从事农业生产的马从云后,便决定将马从云送去高等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好不负他父亲杨靖宇的英名,回来继续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马从云被送往了信阳铁路学校学习交通相关知识,在攻读学校课程的时光中,马从云有一次还受邀出席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开馆仪式。在这个仪式上,马从云见到了自己父亲的头颅标本。一时间他再也控制不住情绪,跪地痛哭起来。
那是他已经二十余年未见的父亲啊。想不到再见会是这种形式,马从云的悲痛感染了周围的人,大家不禁一同为这些烈士们流泪哀悼。事后,有其他参与这次仪式的人,发现马从云并不眼熟,便问了问他的身世。大家才知道,原来他就是杨靖宇的儿子!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东北的人民们激动不已!杨靖宇将军竟然留下了后代,还来到了东北!人们纷纷前去马从云的住所找他聊天,向他表达对杨靖宇将军的感激与感谢。
大家轮流邀请马从云去自己家里做客,拿出好饭好酒来招待他。还有人要给马从云安排好工作,让他就留在东北这边生活,在大家眼里,马从云同样是东北人民的儿女。
东北人民的热情感染了马从云,他又何尝不热爱这片父亲为之战斗的黑土地呢?但是深思熟虑后,马从云还是婉拒了乡亲们的邀请,决定回到河南家乡去,回到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去。
从信阳铁路学校毕业后,马从云来到了郑州,一个即将成为北方一大交通枢纽的地方。马从云加入了郑州铁道局,决定为郑州的交通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铁道局任职的期间,尽管自己有着英雄子女的背景,但马从云并未要求任何特别待遇。他总将自己中共党员的身份挂在嘴边,说既然是党员,便要严格要求自己。
而马从云最终也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自己的言语。1964年,马从云积劳成疾,因公殉职,年仅37岁。
锦云守乡,传递英魂
杨靖宇的女儿马锦云,在出落成大家闺女后便出嫁到别的村儿了,但是锦云同样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父亲。她常常会拿着母亲留给她和哥哥的那张父亲的照片,在大街上询问前来村子的外地人。可能也正因此,组织上才能找到她和她的哥哥。
在组织上找到了马从云后,马从云也很快地通知了马锦云,说他们的父亲找到了。当了解到父亲就是英雄杨靖宇之后,马锦云和哥哥一样,同样是又自豪、又悲伤。
随后,马锦云也和哥哥一同进入了高等学校学习。在学校的学习中,马锦云发现了自己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决定毕业之后从事相关的工作,为祖国培养好下一代的花朵。
就这样,马锦云在毕业后进入了郑州铁道局的托儿所进行工作,用自己的专注与爱心,呵护着国家后代的成长。同时马锦云也常常和孩子们讲起抗日英雄们的故事,她希望这种伟大的精神,能通过她,传递给更多的下一代们。
八十年代初,杨靖宇英雄纪念馆在河南建成,马锦云也受邀成为了纪念馆的名誉馆长,为更多全国各地前来瞻仰英雄生平的人们讲解自己父亲的历史。
1986年,马锦云因病去世,但她已经用数十年如一日的热情与坚持,将自己的生命延续到了祖国的后代人身上。他们将带着马锦云传递给他们的英雄精神,继续坚定地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下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