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衰老机制研究中,从不乏线粒体的身影,而“线粒体功能障碍”作为经典的九大衰老标识之一,也早已深入人心,因此,恢复线粒体年轻态,一直是抗衰志士的必争之地。如新加坡抗衰国师Brian Kennedy发掘的AKG,又如首富马斯克母亲站台的尿石素A,均是响当当直击线粒体的物质代表。

近日,关乎线粒体的衰老机制研究再往前迈进一大步,研究人员们发现,通过抑制线粒体内蛋白质输入系统,可诱导代谢重编程,并调控丝氨酸的从头合成过程,最终显著延长了受试线虫的寿命[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注:该研究被刊登于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粒体蛋白质输入系统:

“生命物质通道”+“守门员”

常被称为“细胞发动机”的线粒体,承担了机体主要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放能量(ATP)的场所,而这些过程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一个被称为线粒体蛋白质输入的系统。

以有氧条件下发生在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反应(OXPHOS)为例,该过程需要一系列蛋白质复合体的共同参与,然而,其中仅13种可由线粒体基因组编码,余下多数(约99%)蛋白质合成受到核基因组的编码,需在细胞质中合成,之后借助蛋白质输入系统进入线粒体[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注: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途径。图源[3](有点复杂,看不懂的话,那就......算了)

然而,从抗衰老角度出发,这个复杂、重要且“勤勉”的输入系统却不是越活跃越好,更需要因“时”而动。这是由于衰老大幅提升了机体氧化应激程度,使得线粒体核基因组内突变累积,更易产出有缺陷的蛋白质,若这些“问题蛋白”没能被及时识别、修复,而是被“向来活跃”的系统转入线粒体,势必会影响随后的系列反应。

如此看来,当一个优秀的蛋白输入系统实属不易:不仅要适时供给线粒体生化反应所需物质,更要当好“守门人”,合理控制运转速率,联合其他“质控同盟”,确保输入蛋白的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ess is more”?

抑制线粒体蛋白质输入系统的长寿之路

那么,考虑到我们的身体随着衰老更易“出错”,是否适度下调线粒体的蛋白质输入系统速率,有助于维持正常代谢、干预衰老?

基于这一设想,研究人员以模式生物线虫为对象,尝试抑制其线粒体蛋白输入系统的关联基因表达,发现当该系统被下调后,线虫体内线粒体丰度出现明显降低(MitoMISS)

线粒体丰度减少,难道是线虫们马上就要遭受能量供应上的大问题?事实并非如此,相比对照组,MitoMISS线虫寿命被显著延长,并且进一步试验还表明,当下调“突变型线虫”(如低IGF-1热量限制)体内该蛋白输入系统,使其变化为“突变+MitoMISS型”,全新品系的线虫寿命得到再度延长

MitoMISS,这一全新的独立机制,与大名鼎鼎的低IGF-1热量限制等传统途径协同作用,共同延长了生物体的寿命,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注:MitoMISS可与低IGF-1、热量限制、轻度线粒体应激途径协同作用延长线虫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寿背后:

活跃的代谢重编程与丝氨酸合成

掌握生命动能的细胞器丰度下降,却引发了长寿浪潮,令人在震惊之余,不禁更加好奇这一表象背后的内在机制。

于是,学者们从线粒体内蛋白质周转相关途径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下手,尝试剖析其中奥义。毕竟MitoMISS延寿是抑制线粒体蛋白输入后的“”,或许只有追溯至上游的“”,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

No.1

葡萄糖代谢加强

通过对UPRmt关联众多蛋白(伴侣hsp-60、转录因子DVE-1、肽转运蛋白HAF-1等等)的逐一分析,研究人员最终锁定了一种名为ATFS-1的转录因子,借助它,MitoMISS通过UPRmt,激活了三羧酸(TCA)循环糖酵解反应中多个基因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注:MitoMISS激活了参与葡萄糖代谢的基因表达

经历MitoMISS重塑代谢过程的线虫,变得“更喜爱甜食”,它们不仅主动摄入了更多葡萄糖,并通过加快葡萄糖转运蛋白FGT-1活性[4],以更快的速率转运了葡萄糖,步入糖酵解过程。

并且,线虫们也不用太担忧“吃糖太多”可能导致的机体负担,MitoMISS后的代谢转变改善了线虫机体的葡萄糖耐受能力。相比对照组,贪吃线虫的最大寿命并没什么差异,不过,仔细看来,两者的中位寿命还是要差一些,因此,对于没有MitoMISS保护的我们来说,控制糖分的摄入非常有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注:MitoMISS可改善过度摄入葡萄糖后对机体寿命的负面影响

No.2

脂质代谢加快

为了深入探知MitoMISS线虫体内所有代谢变化,研究对其开展了整体代谢谱图分析,发现不仅是糖代谢途径被加强,线虫体内甘油脂/游离脂肪酸(GL/FFA)循环也被大幅上调,促使脂质适度在机体内储存,不仅保障组织间正常信号传导,还改善了衰老相关的胰岛素敏感性[5]。

这或许就是MitoMISS线虫泡在蜜罐中、吃糖也不怕的秘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注:对照组与MitoMISS线虫代谢过程存在显著差异(绿色为对照组,红色为MitoMISS,CT1与CT2为不同样本)

No.3

丝氨酸合成更活跃且不可或缺

此外,MitoMISS还增加了线虫体内丝氨酸合成限速酶PHGDH-1蛋白水平,大幅上调了丝氨酸的从头生物合成,而当学者们尝试抑制这一过程,MitoMISS引发的长寿效应顿时消失不见,本该长寿的MitoMISS线虫延寿进度再次回到原点。活跃的丝氨酸合成不可缺少

但,过犹不及,当外源同步向MitoMISS线虫补充丝氨酸,不仅较低浓度(5 mM)时无法达到进一步延寿目的,还会因丝氨酸浓度增加(至25 mM50 mM)而折寿!

尽管以往研究称,补充丝氨酸可以显著延长线虫的预期寿命[6],但当其与MitoMISS并存,却无法达到1+1 > 2的理想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注:丝氨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加强是MitoMISS介导的长寿效益所必需的

时光派点评

如果足够耐心看到这的读者,或许要发问,为何要大篇幅详述这篇文章?没有延寿多少多少的刺激数据,只有些枯燥、不易懂的内在机制。对此,笔者的回答是:该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引申出的抗衰思维,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一番。

首先,本次研究结果可以说在线粒体抗衰的底层机制上前进一大步,以往我们大多关注的、与线粒体抗衰相关的物质,或促进线粒体生化代谢过程,或诱导线粒体自噬,重新生成更多、结构功能更完善的新线粒体,一直给线粒体“安排上”各类任务,却拒绝接受它因衰老而大不如当年的现实,不曾考虑让它适时慢一些,去放松减个负。修复、再生固然重要,但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同样不可缺少。

其次,我们又看到了熟悉的氨基酸(丝氨酸)的身影,早前“特定蛋白质与氨基酸限制”已与大家聊过,时光派会员群内曾有群友在交流时提到,是否额外补充某些氨基酸就能延寿?而今日结果,或能部分解答:即使某个氨基酸在单一控制试验里取得了不错的抗衰疗效,但当与其他抗衰机制叠加,不见得一定还有效,或者是有协同功效。

文至于此,更感衰老科学之无穷奥妙,科学机制与思维万物更新,虽不少晦涩难懂,却好比釜底抽薪,这些底层逻辑或许才是人类永生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业内第一本抗衰科普杂志,时光派首刊,发放网易读者

—— TIMEPIE ——

这里是只做最硬核续命学研究的时光派,专注“长寿科技”科普。日以继夜翻阅文献撰稿只为给你带来最新、最全前沿抗衰资讯,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疑惑;日更动力源自你的关注与分享,抗衰路上与你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