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标原则。企业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财务指标。既然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效益,那么这个指标、目标就要非常明确,这对企业的目标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2、价值原则。公司一定要建立一个共同信仰的价值观,否则就容易散掉、垮掉。现在很多企业都很喜欢搞文化,标语贴一大堆,人人都搞快乐了,但是公司开始垮台。还有个怪现象,公司整个经营环境非常舒服,这个企业的效率却开始下降。因为人都喜欢舒服做事、简单做事、懒惰做事,这是人的本性。还有很多企业比较注重以人为本,这是没有问题的,前提是这种以人为本,要在规范制度管理前提下,盲目地提倡轻松无压力地工作,对企业是没有好处的。例如,有一家企业置办了一些娱乐设备,供员工上班时休闲,如泡杯咖啡、听点音乐等。后来发现,员工上班的时候一不高兴就去听音乐,一不高兴就去投飞镖。最后,这家公司只好把这些东西都封起来,到一定时间才开放。所以,员工的职业素养如果达不到一定的高度,一味地实施这种所谓的以人为本的方式,企业的管控一定会出问题。所有人都要有一个共同信仰的价值观,即每个员工、公司上上下下都要创造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卓越原则。做一切事情不要奢望一次就能成功,好事都是磨出来的。卓越的第一个观念是要先行动,后改变、修正。比如开个小店,先把这个店开起来,在开店的过程中才知道问题会出在哪里,然后记下来改善,并持续改善。成功的管理都是在持续的改变和改善中达成的。现今很多企业害怕变化,的确,改变就是一个让人从舒服到不舒服的过程,但企业不变就跟不上形势,谈不上成功,只有持续改变、改善,持续进步,才能达成最终目标。

4、参与原则。企业中所有的财务指标一定要分解到各个工作岗位,让每个员工都有参加企业财务管理的意识,要有成本控制意识,有创造价值的意识。

5、成效原则。一切的事情都要讲成效,绝大多数员工不会去做你期望的,只会去做你检查的,更重要的是你奖励什么,他能得到什么。奖励什么,好处在哪儿,他就往哪里跑。很多领导者问:企业管理怎么做?其实很简单,钱分清楚了就会管了,所以要学会分钱。首先要学会怎么算;其次要学会区分;最后是该给的要给到位。所以,做企业归根结底就是怎么分钱、怎么分利益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共识原则。很多企业,老板不快乐,累得要死,感觉自己很孤独;企业经理人也不快乐,感觉自己没有发挥作用……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建立真正的企业语言,没有形成一个重视财务语言的共识。

7、正直原则。企业做得越大,越考验老板的正直。曾经有位知名外企大老板这样说:我们要正直做事,税一定要交,如果因为交税使企业办不成了,那就是我们决策的失误。所以,领导者绝不能违背正直原则,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坦荡,给企业所有员工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带个好头。

8、整体原则。公司上下要建立一个整体的语言,要上下一致贯通。公司部门员工要有整体经营的观念,企业要不断去强化和梳理这一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财务原则对企业老板的财务管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它是领导者不可跨越的底线,也是领导者的“财质”和“财气”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