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6日讯 (记者 徐斌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所长王秋玲提交《关于如何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的建议》。她认为,扩大大豆种植有很多措施,但对广大农民来说,加大补贴力度才是最直接最实惠的措施,“只有种豆不吃亏农民才能选择种大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大豆种植补贴政策,各地有所不同,但补贴金额偏低,不能足以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减少的最根本原因是大豆比较效益低。”王秋玲建议,只有在充分考虑平衡大豆与其他作物种植效益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大豆补贴标准,大豆补贴额度至少可以弥补种植大豆和种植其他作物效益差,农民才能选择种植大豆,从而扩大大豆的总体种植面积。

王秋玲另一份建议《关于改善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条件的建议》。她提出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继续向地方科研单位倾斜,适当的提高基层农业科研人员的待遇,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社会认可度,

“虽然近几年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项目经费大量增加,但由于种种原因,处于弱势的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争取科研项目难度很大,再加上目前科研经费使用受很多条条框框限制,导致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实验设备陈旧、落后,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王秋玲建议,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继续向地方科研单位倾斜。

“农业科研需要有一支结构梯次合理的科研团队,以便发挥科研工作传、帮、带的作用,使科研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频繁流失,对科研工作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王秋玲建议,国家充分考虑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困难,适当的提高基层农业科研人员的待遇,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社会认可度,让他们有尊严地专注于科研探索,确保基础农业各项科研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