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内环线,可谓是串起三镇最精华看点的一条金项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可惜的是,全长28公里的内环线,在前前后后长达25多的时间里,沿线“上天入地”、大大小小共修建了13座立交和隧道上一个坡、下一个坡,再上一个坡、再下一个坡,被不少武汉人戏称为“新加坡”。

——目前来看,20年间,武汉内环线没有实现全程高架,是最大的一个败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口解放大道-黄浦路立交

01、武汉内环线串起三镇金项链

内环线路网,撑起武汉交通骨架。两次跨越长江,修建了长江大桥、长江二桥;两条顺江主干道——汉口解放大道、武昌中南-中北路;过江大通道两条——航大线(航空路-大东门)、武汉大道(徐东大家-黄浦大街)
生态项圈:环内两湖(沙湖、月湖)、两山(龟山蛇山)、两公园(中山公园、解放公园)、两广场(洪山广场、首义广场);和两江四岸核心长江主轴景观带;
商业顶流:武广、中南老商圈;楚河汉街、武汉天地新贵等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内环线立交规划示意图,沿线修修补补一共规划了16个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口赌霸:航空路立交

二、武汉内环线发展历程

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的38年里,武汉的过江交通格局一直是一条“航大线”(即航空路到大东门),城市环线无从谈起。1988年武汉市总体规划方案中有了内环线和中环线的布局。 [1]
城市环线雏形形成
1995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方案讨论时,专家建议加入二环线概念,这样形成内环、二环、中环等三个城市内主要环线,每个环线之间的平局距离是3公里,这就是武汉城市环线的雏形。 [1]
内环线形成
1988年建设长江二桥获国家批复,1991年动工。1995年5月底建成长江二桥,长江二桥通车后,武汉第一条城市环线——长28公里的内环线形成了。 [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航拍解放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武昌大东门立交

三、先后修建了13座“新加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内环线13座立交示意图

1987年开建,内环线开建第一座立交——琴台立交;1988年5月14日通车,也是武汉首座立交桥。

1990年,武汉开建第二座立交桥——大东门立交;

1992年通车的武汉首座三层圆盘式立交桥——航空路立交

1995年通车的武汉首座苜蓿叶互通式立交桥——黄浦路立交

之后,陆续建设了:三阳路立交、香港路立交、武胜路高架桥、循礼门下穿隧道、洪山广场下穿隧道、阅马广场下穿隧道、楚河汉街高架、徐东大街高架。。

其中,5.6公里长的解放大道,上天土地,修建了5座立交,平均1公里一座,是最典型的“新加坡”!!!

5 黄浦路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黄浦路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 琴台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桥四美塘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 规模最大的岳家嘴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家嘴立交平面图,是内环线唯一个实现了8个方向互通的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昌赌霸——傅家坡,至今没有修建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程4公里的徐东大街高架,开车最爽

大家想想看,如果从二桥头-航空路立交-二环线硚口高架桥,全城7公里一路高架,岂不是爽死。

——说一千道一万,内环线没有全程高架,无他,当初财力不济啊,只能一个新加坡,加一个新加坡,小打小闹规划、建设啦。。。

——对了,武昌赌霸,傅家坡-中南路口,为什么迟迟不修立交桥呢?

且看下集:规划12年的武昌傅家坡立交,为何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