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首都师范大学博士教育部规划课题专项专家南华

最后三个月如何做好冲刺复习?

答:语文学科最容易学得迷糊、低效,所以最好的冲刺方法是“量化执行”,例如文言文总结多少实虚词,名著重点记住哪些章节片段,阅读主要强化哪几种题目等等。

其次,要不断加快答卷的速度,控制好各知识板块的答题时间,正所谓“唯快不破”。之前几年大部分人只有半个小时花在大作文上,主要就是前面耽误太久,后面有心无力。

再次,要学会“抓大放小”,作文优先于阅读,阅读优先于名句默写。默写属于分值低、影响不大,但非常容易挫伤士气的题目类型,要提前做好思想准备,丢掉包袱,轻装准备下一科。

各知识板块的重点复习内容是什么?

答:非连续文本,“三要一不要”,要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要养成划线对照的好习惯,要具备快速逻辑判断的能力,不要听信传言,浪费宝贵时间去看电视新闻或科技读物。

名著:要选择好用的参考书,例如《论语》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为底本,加上李零《丧家狗》,直接解决问题。《红楼梦》可以多读精简本、相关论文。

诗词赏析:以“意象”(有特殊寓意的景物)为核心复习要点,以简驭繁,定期读写《唐诗鉴赏辞典》或《唐宋词鉴赏辞典》中的赏析文字。

现代文阅读:重中之重,要做到三点:一是适应文风,近几年北京喜欢考文艺美学方向的散文,需要有相应的文学、哲学素养,如果现在基础薄弱,需要花一个月左右时间来迅速强化。二是炼生为熟,对于常见的七八种题目类型,能够不假思索,条理分明,逻辑严谨地答题。三是强化表达,例如书写分行,关键词突出,抄改优先于补加等等。

微写作:避免“审美疲劳”,金句第一,熟练掌握“5句式”技巧。

语言知识应用:“手册复习法”,薛金星《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如何增强考前的信心?

答:先要摆脱“小迷糊”状态,算出一本知识点的明账,从被动积累阶段转入到主动强化阶段。

其次,在家里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尤其注意时间把控。

再次,适度降低心理预期,坦然接受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