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Netflix第一部爆款作品,花落一部讲述骗子的纪录片——《虚构安娜》。这部剧取材自安娜·索罗金的真实故事,援引《纽约》杂志的专题报道,并由《布里奇顿》王牌制作人珊达·莱梅斯制作。

剧集自2月11日播出,就掀起了超高的热度。一个俄罗斯移民、社会底层的普通女孩,混入了鄙视链的顶端、纽约的上流社会,欺骗那些真正的富豪,欺骗那些聪明的企业家,欺骗那些高冷又虚伪的名媛……《虚构安娜》将冒牌富二代混入纽约上流社会窃取数百万美元的精心骗局搬上荧幕,高潮迭起的故事让人看得目不转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虚构安娜》剧照

更何况,这个取材还来自一个现实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如同《虚构安娜》每一集开头写上的“故事是真实的,除了虚构部分除外”,这位诈骗女王的经历实在太过精彩,让人常分不清她话中的虚实,也不禁好奇究竟哪一部分的安娜是真的,哪一部分的安娜又是虚构的?

真“假”名媛

近些年关于假名媛的新闻比比皆是,由国产剧《三十而已》引发的“假名媛拼单”事件热度未减,《虚构安娜》就给观众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剧中,这位年仅二十几岁的小姑娘,自称是德国豪门财团继承人,身家6000万欧元的海外资产,企图在纽约建立一个艺术家名媛俱乐部。这样又有商业头脑、又有资产、还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奇女子却是个十足的女骗子。她连姓氏德尔维都是胡编的,她原本的姓氏叫索罗金,是个俄罗斯裔人,父亲并不是什么财阀,而是卡车司机,母亲是全职主妇。

安娜的真实身份以及安娜的骗术引起了记者薇薇安的好奇,跟随着她的视角以及她对安娜身边人的访问,这位假名媛的秘密变得越来越多,扑朔迷离间观众不得不佩服她的信念感以及强大的心理防线和双商。

现实中的安娜,在16岁那年随父母到德国生活,并在当地学校就读中学。高中毕业后,安娜表示她很喜欢时尚,想往这方面发展。于是,宠爱她的父母便送她去伦敦上学。可是,在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待了没多久,她就辍学了。

回到德国之后,安娜在一家公关公司实习了一阵子,后来拿到了法国时尚杂志《Purple》的实习机会,就此一脚踏进了名利圈,并结识了不少富豪名人。

2013年开始,她移居纸醉金迷的纽约,并为自己打造了一个超级富二代的IP——即将继承6000万欧元家族信托基金的“安娜·德尔维(Anna Delvey)”。自此,纽约的上流社交圈开始流传有关“德尔维”多个版本的家世——外交官的女儿、石油大亨的千金、太阳能板家族企业的女继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成功跻身了纽约的上流社会。

纸醉金迷

纸醉金迷

在不同的朋友眼中,安娜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她自诩为德国富豪的女继承人,吹嘘自己拥有6000万欧元的信托基金,向银行借取大额贷款。

她是优雅的象征,有着极高的艺术品位,面对艺术作品高谈阔论,成功混迹在纽约的贵族圈层谈笑风生,穿着华丽地出现在金碧辉煌的场合。

她还是掌握七国语言的女企业家,凭靠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极强的学习能力,撰写详尽的商业计划书,“创办”属于自己的安娜德尔维基金组织,成功让无数名人为她背书。

坐私人飞机,住五星级酒店,小费出手就是100美元,购物逛街更是出手阔绰,相中了一条适合闺蜜的名牌裙子,立刻买来送给闺蜜,有空就全世界环游,坐游艇,参加名媛聚会…种种这些,构成了安娜·德维尔“变身”名媛后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安娜是如何一步步骗过所有名媛的?她的武器有两样东西,一是对时尚和艺术的独到品位,二是过分的自信和巧舌如簧。

正如剧情里的,她可以伪装成多面,并给特定人营造虚荣的生活假象,好似认识各界顶尖名流。她想实现在纽约开设视觉艺术中心的梦想,甚至已经开始找人设计“安娜·德尔维基金”的商标,也向银行询问数百万美元的贷款。

当然,这一切只是她给别人精心编织出的“美好陷阱”。现实是,安娜经常说服酒店,允许她在不提供信用卡的情况下长时间入住。然而她有时也会做一些令人费解的事:让朋友用他们的信用卡帮她订出租车;在别人家蹭住;或者搬到某人公寓里,然后不交租金。这些人在帮她后,并没有等来如约的还债,居然还会为她开脱:“可能她钱太多,就想不起了。”

不过,再完美的谎言,也总有被拆穿的一天。光鲜亮丽地在纽约过了三年上流生活的安娜,终于在试图用伪造的银行资产证明骗取2200万美元的贷款时穿帮了。

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人们到这时才发现,过去她赊账的那些费用从未支付给任何人。

2017年10月,安娜被捕,被控10个月内诈骗27.5万美元(约185万元人民币),并涉嫌从银行机构大额诈骗钱财。之后她就一直被关押在纽约的赖克斯岛监狱中。2021年2月,因表现良好,安娜获得假释出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在狱中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书,Netflix以32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版权,并把她的故事拍成电视剧,就是《虚构名媛》这部剧的素材来源。

抓马又深刻的人性

抓马又深刻的人性

毫无疑问,这个黑莲花的故事,可以说名媛和drama风并存。

首先,《虚构安娜》故事的立意就很有意思,用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女记者的第三方视角,去采访那些纽约精英圈的上流人士,这些背着名贵包包、精致的上流人士,竟然被一位俄罗斯来的移民土妹欺骗了。立意精准,正中当代吃瓜群众们的痛(G)点:网红、重生、鄙视链、名媛圈、成功学……绝对是drama和人性阴暗面并存。

安娜这个人设,本身就是真实存在的人物,饰演安娜的演员朱莉娅·加纳把那种病娇与高冷、自卑与自傲两种矛盾扭曲的心理表现得相当入骨。

出身贫寒、俄罗斯移民、没啥专业背景、还有一口俄式口音,甚至连长相在美女如云的上流圈也不算亮眼。然而,她却拥有着出色的衣着品味、艺术欣赏水平、狡猾的社交手段,还有对有钱人世界(包包、名表、画)的了解、杰出的演技,对人类的心理研究,以及自欺欺人的心理,成功打入了纽约的上流社会。

都说上流圈充斥着各种鄙视链,圈里的每个人都是富家子弟,大门基本上对外人关闭。那么,安娜这个平民移民是怎么打入纽约名媛圈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掌握了有钱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和“简单粗糙”的心理世界:你高傲,那么我比你更加的高傲,你强势,那么我就比你更加的强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虚构安娜》真是玩了一手既drama好看又深刻人性的“踩爆点”——不论是真实世界的真实名媛观众,还是屏幕外普通的我们,那些作为“诈骗犯”drama的人生,确实让外界充满了兴趣。

结语

结语

安娜眼中的纽约上流社会,仿佛是一个容易得到钱和友情的世界,而事实也似乎也正是如此,不然这场骗局就不可能发生。

在记者将安娜的新闻公之于众后,有媒体人形容到:“安娜意识到,如果你用亮闪闪的东西、大量的现金、财富的象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们几乎无法看到其他任何东西。”

也许,在一个用钱能玩转的社会规则下,安娜用她的狡猾与观察力,看穿了这里的虚荣和浮华。一切就如同她自己说的:“这个世界上的钱是无限的,但真正的聪明人非常有限。”

假名媛、真骗子,人生处处是陷阱,哪怕是上流社会,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