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

地震区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造成了巨大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突如其来的8.1级地震,造成99331人死亡,43476人失踪,103733人受伤,房屋毁坏128266间,严重受损126233间,烧毁447128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震引发大火,导致东京烧失面积达38.3平方公里,85%的房屋全部烧毁。横滨烧失面积9.5平方公里,96%的房屋被夷为平地。

地震引发的海啸,最大浪高超过12米,海啸卷走、冲毁的房屋达到了868所。

原生灾害地震不是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地震十分强烈,但是东京的50万所房屋中倒塌的仅有5000间。

有人说,在这次地震中,只有欧洲人建造起来的东京帝国饭店安然无恙;而事实上,无数传统风格的建筑物和帝国饭店1米多厚的砖墙一样坚固,虽经劫难却基本完好。距离震中只有25公里的横滨,10万所民房中的百分之十被震塌。

地震造成最多的一起直接死亡是200名在横须贺郊游的学童。正当他们排着队伍向前行进时,一堵高墙突然塌落,把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全部活活埋葬了。

多数人死于次生灾害火灾

1923年9月1日11点58分,地震发生的时候,正接近中午,日本关东地区的大多数人家都在准备午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然,人们听到一阵阵可怕的轰鸣声从地下传来,接着东京的地面剧烈抖动起来,刹那间房屋倒塌,许多人来不及反应就被砸死在屋子内。

更可怕的是,烧饭的炉火翻倒,引起倒塌的木质房屋着火。

东京、横滨开始的火势很小。如果设施完好,火势完全可以控制住。可是,因为地下供水管道被破坏,消防设施也已震毁,许多街道拥挤狭窄,消防车无法通过,消防人员无法灭火。

虽然救火人员千方百计地从水沟里和水井中抽水,但是无济于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当大火临近时,人们争相携带家财用具,拉着人力车逃命,造成交通堵塞,贻误救火,甚至把火带过了马路,使火势不断蔓延。

火仗风势,风助火威,阵阵旋风卷起熊熊烈火,火区不断扩大。

最为悲惨的是东京下町区(现在的墨田区),约有4万人逃到被服厂广场避难。广场地处下风,许多飞溅的火星随风而至,衣物开始燃烧。不久广场就被猛烈的大火包围,一片火海,人们无路可逃。

有人受不了高温火烤,就跳到河里,可是河水也是高温,不是烫死就是淹死。

大火燃烧了三天,烧毁了所有的可以燃烧的东西。东京3.8万人在这里活活被烧死。

由于这次地震发生在大正12年(1923年),其次生灾害火灾又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因此日本许多文献也称其为“大正大震灾大火灾”或“关东大震灾大火灾”。

媒体反应迅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震发生后,日本的媒体迅速做出反应。就在关东的大火还在燃烧,当地的印刷厂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报纸已刊登了有关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10月1日,也就是地震发生后刚过1个月,多家出版社发行了关于这次地震的图书和画册。

汲取教训

关东大震灾是20世纪世界最大的地震灾害之一。地震、地震等次生灾害,特别是地震火灾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前所未有的。它使日本民族得到了血的惨痛教训,对日本的防灾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以后的复兴计划和城市建设中,日本特别注意城市避难场所的设置、河川公园防火带的建设、各社区防灾据点的规划等,并且逐步形成了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制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日本颁布《灾害对策基本法》。在“灾害对策基本法”中,从防灾基础设施的建立、水土保护工程、防灾教育和防灾训练等方面,对灾害的预防作了详细的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将关东大地震发生的9月1日定为全国“防灾日”,“防灾日”所在的一周定为“防灾周”。

每年在“防灾周”举行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综合防灾演练,以普及防灾知识和提高全民防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