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业绩数据出炉,三家运营商去年的利润总和至少1400亿,日赚超4亿元,可谓是日进斗金。运营商吸金能力依旧,口碑也是一如既往的不好。

在社交平台上时常能看到网友的吐槽,称运营商不断通过电话或者短信诱惑性误导消费者开通业务,而这些实际没有多大用处的业务通过客服的花言巧语变成了利于用户的香饽饽。更有甚者,运营商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开通一些莫名其妙的业务,虽然每月只花费几元钱,但长年累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罗永浩最近就在社交平台发文痛批移动视频彩铃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罗永浩所说,这个视频彩铃业务是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运营商开通的,除了每月悄悄扣钱,还会折磨给你打电话的人:大部分是恶俗的音乐;电话被接听前不能静音;有时还带广告。

可见罗永浩不满的地方在于,一方面彩铃业务为私自开通、自动扣费、难以取消,涉嫌霸王条款;另一方面,视频彩铃内容质量差,甚至还带广告。

在相关话题下,不少网友对此感同身受:

▷打个电话还要强制看广告?流量算谁的?既然如此那么电视开机广告就不用禁止了!

▷前几天取消了一堆,但彩铃没取消成,却不慎把来电显示取消了。

▷原来是运营商弄的!一直以为手机本身的功能,这功能打电话的时候很烦,不能有任何操作,点不了免提,开不了拨号盘!

还有业内通信人士直言,运营商的视频彩铃美其名曰5G创新应用,简直就是垃圾,体验非常差,也不知道咋想的还给基层下任务硬性推广,很多都是偷偷给用户开的,拿着这些数字炫耀发展的多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罗永浩还提供了一张跟运营商客服沟通的长图,展示了取消彩铃的方法。根据截图,取消不同的彩铃方法也不同。

总结下来,如果是取消普通“彩铃”,可以编辑短信“QXCI”发送至10086;如果是取消VoLET视频“彩铃”,可以编辑短信“QXSP”发送至10086,如果是取消视频彩铃,可以编辑短信“QXSP6”发送至10086。

罗永浩表示这次豁出去了,甚至为了让广大网友周知此事,还承诺转发就抽送一部iPhone13手机,可见老罗被这项彩铃业务伤得不轻。

据悉,移动视频彩铃是运营商在5G时代大力推广的特色业务,是一项基于 VoLTE 技术下的由被叫用户定制,为主叫用户提供一段有趣的视频媒体来替代普通网络回铃音的业务。另外彩铃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而定制化,无论是视频还是照片,都可以DI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图源自@爱机人士

简言之就是将原来的音乐彩铃升级为了视频彩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绝大多数主流安卓手机都支持视频彩铃,iPhone并不支持。

早在 2018 年中国移动首先上线视频彩铃业务,中国联通视频彩铃于 2019 年 11 月试商用,中国电信则于 2020 年 5 月上该业务。

为何要做5G视频彩铃?

因为短视频太火爆了。现在短视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了解实时消息的重要方式,对于拥有大体量用户的运营商来说,绝对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机会。

并且运营商还真的靠它赚到了钱。

2021年10月有报道显示,根据5G+视频彩铃产业联盟发布工作报告,其中重点提到中国移动视频彩铃用户规模已经超过2.2亿,支持终端数超5.5亿,内容库超1300万,月播放量超120亿次。而中国联通视频彩铃正式商用后的第162天,用户规模已经闯过1亿大关。

从用户体量和各项数据来看,视频彩铃业务无疑为运营商带来不菲的收入。但无论如何,这项业务的办理应该经过用户的同意。

事实上,类似的“乱扣费”现象消费者已经司空见惯。这不,随着3·15晚会的来临,越发多的消费者投诉运营商乱扣费。

近日,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一消费者通过移动APP查询话费月度账单时,发现7月份的“增值业务费”中有一笔名为“魔百和点播包月费”的20元扣费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经核实,这名消费者确实没有点播收费节目,而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被开通此项业务的人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魔百和点播包月费”是中国移动推出的网络机顶盒,移动魔百盒一般随移动宽带业务一同开通,与宽带套餐绑定。所以若你家有宽带且有移动机顶盒,最好查一下账单。

那为什么用户会被开通这项业务?移动给的解释是因为系统错误。

但问题来了,因所谓的“系统错误”,有多少消费者受到误扣费的困扰?被误扣费的消费者该如何赔偿?

除了私自给用户开通各项业务等霸王条款亟需整治外,运营商还存在多项霸王条款被诟病。

比如在修改套餐上,存在升级套餐容易但降级套餐难;在携号转网上,人为设置障碍难转网;在套餐功能上,剥离基本功能(来电显示等)另行收费。

以上种种问题想必大家深有感触,虽说相关部门多次约谈,要求切实保障用户权益,如今看来运营商执行得并不理想。对此网友呼吁有关部门不能光约谈,让无视用户权益的运营商付出惨重代价,也是解决之根本。

最后提醒,大家平常一定要多关注自己的账单尤其是隐形业务,一旦发现有“多扣费”的现象,及时登录运营商APP或者致电客服查询并取消,也可以向工商机关投诉,损失可以要求运营商赔偿。

(编辑:崔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