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崖州才子
  • 故居镜湖村
  • 崖州八景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湖一角

云气天光淡入秋,大湖明月浸波流。

芙蓉写照空中镜,桂魄生香水上楼。

长笛客声飞鸟渡,短蓑人影钓鱼舟。

归时拟向君王乞,一曲清歌彻夜游。

————镜湖秋月。吉大文

如此诗画写景诗句,出自清末崖州举人吉大文。

吉大文,字少史,号观察,谥文献,清咸丰一年(1851年)举人,三上京城会试未第,例授内阁中书。

热心教育事业,曾在家乡德化、鳌山书院任主讲。

曾协助清廷在治黎平黎事件上有功,直接升用为知府,赴京引见,

官至福建候补道台,督办税厘总局,晚年时调任福建省善后局,兼管营务处。为官廉洁,任上积劳成疾,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卒于行馆。终年70岁。

崖州志称其:少刻苦力学,为文雄深雅健,力追先正。所著有《镜湖诗钞》,骈体文,皆脍炙人口。

镜湖,崖州古村,吉大文故乡,古崖州八景之一,原为崖州管辖,距崖州城西八十里,今属乐东县九所镇镜湖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吉大文“府第”

吉大文故居位处镜湖村中间,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为吉大文中举后所建,坐东朝西,原有三进合院式布局,占地约2800平方米,为镜湖村少有的“府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有的宅院现在只存留第三进的正屋。

如今故居在新建的围墙包围中,正门门楣镶嵌“清代举人吉大文故居”匾额。

透过紧闭的铁栅门,可看到院落正中立着一幢吉氏后人新建的二层小洋楼,

洋楼东面古朴雅致的硬山顶老屋就是吉大文的“府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令人饶有兴趣的古屋,就是自省城海口奔袭500里来此的焦点,也是为了切觅旧寻古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堂保存有崖州地区特有的建筑特色,前桅采用接桅方式,加宽檐廊,有遮阳防风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屋三开间,硬山顶的土木结构,左右配有耳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面的构造颇有特色,采用灰雕、彩绘等丰富多彩的建筑工艺,辅以花鸟图案,配上绿色的琉璃花窗,让正屋立面看起来威严霸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镂空的琉璃窗有极强的采光通风作用。

在崖州地区大户之家的房屋设计中,耳房作为储物间,既让正屋看起来大气壮观,又不失为多功能房子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料的运用也是房子的看点之一,房子的主体为木构框架,穿斗式的木框结构是南方地区硬山式常用的建筑方式,

厅堂与厢房间,清一色的木柱、檩梁、木板隔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厅堂与廊檐以木料隔开,门窗、门楣采用浮雕、镂雕、阴雕相结合的传统木艺手法,图案以花鸟、瑞兽为主,把中国传统的木制工艺刻画得美伦美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正的土制地板砖,在岁月的洗涤磨砺下,留下了沧桑裂痕。

虽然只留下正屋一间,其中的建筑艺术与奢华的材料配制,可看出当年吉大文故居的豪华与气派。

  • 崖州八景之一镜湖

瞻仰罢吉大文的“府第”,才子笔下的崖州八景之一,镜湖美景现况如何,也一览为快。

镜湖现在已列为湿地公园开发,湖边已修筑水泥浇筑的观光栈道,行走其中,可感受镜湖美景。

湖面宽绰,密集飘浮着绿植水浮莲,水质清澄,游来穿去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荡起涟漪层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湖为多条溪水汇聚于村中成为镜湖,镜湖,顾名思义,水清如镜,配以乡村自然光景,月色交映下,激发吉大才子诗兴,一首酣畅淋漓的《镜湖秋月》突笔而出,赋以崖州八景诗作之一,自此镜湖有了新生命。

文人雅士,络绎不绝,前来观赏景色,直至今日,百年不衰。

结束镜湖之行,再来欣赏崖州拔贡,吉大文之兄吉大升对家乡美景《镜湖》诗赋一首。

兄弟俩有“大小吉”美称。

碧水萦回旺气锺,林岩苍翠锁重重。澜通碧海珠痕媚,晕倒青暝雨意浓。

印埭渚高千树鹤,官园墩静一楼钟。湖光变化云舒卷,省识波头有卧龙。

镜湖——吉大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