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省会成都,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全国十大古都之一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境内人文积淀丰厚,历史古迹众多,佛教文化更是举世闻名,拥有多座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千年古寺。其中坐落在锦江区东风路一段的大慈寺,更被誉为“震旦第一丛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诗有云:深山藏古寺。自古以来,寺庙大多建造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以便让出家人能够远离喧嚣,潜心参禅。而大慈寺却反其道而行,建在成都闹市中心,与繁华的太古里商圈仅一墙之隔。墙外是声色喧嚣的商业宝地,墙内是青灯古佛、宁静的寺院,堪称一处难得的隐于闹市中的佛门清净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成都县志》记载,大慈寺始建于魏晋,又称古大圣慈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寺院文化深厚、高僧辈出,唐玄宗曾御赐匾额“敕建大圣慈寺”,在最鼎盛的唐宋时期,其规模之大几近占有现今成都东城的半壁江山,素有“震旦第一丛林”之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震旦为古印度对古中国的称呼,丛林,指僧众规模庞大。当时的大慈寺商业繁茂,每逢庙会更是人山人海,灯火辉煌。南宋文学家陆游在《天中节前三日大圣慈寺华严阁燃灯甚盛游人过》一诗中写道:“万瓦如鳞百尺梯,遥看突兀与云齐。宝帘风定灯相射,绮陌尘香马不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北朝时期,由于局势动荡,大批长安高僧入蜀,将成都佛教推向了全国中心地位。唐武德元年(618年),当时已名满天下的玄奘法师从长安来到成都学习佛法。五年之后,不到20岁的玄奘正式在多宝寺律院(大慈寺的前身)受戒,成为其传奇一生的起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唐代,不仅有大批中原僧俗来大慈寺问道求学,很多画家也因唐玄宗和唐僖宗而聚集在这里,留下了多幅壁画。公元845年武宗灭佛,大慈寺因有唐玄宗的题匾,成为当时成都唯一保存下来的佛寺。寺内不仅原有壁画完好无损,还接收了一批其它寺庙迁移出来的壁画,形成了“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如大圣慈寺之盛”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大慈寺第六世住持宝月大师,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同宗兄弟苏惟简。宋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与其弟苏辙夜游大慈寺,对唐代佛画大师卢楞伽的作品倍加赞赏,赞誉其为“精妙冠世”。如今大慈寺的壁画已经一无所存,不过它的许多摹本在大足、三台、梓潼以及四川各地的唐宋石刻艺术中还能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百年来,大慈寺历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清顺治至同治年间陆续重建。上世纪20年代,川军第一师长李家钰将寺院三尊铜佛中的药叉、药师佛铜像熔化后铸成铜圆以充军饷,仅剩下一尊“镇海”的阿弥陀佛铜像。当时成都怪杰刘师亮还为此撰写了对联:两眼瞪着天,准备今天淋暴雨;双手捏把汗,谨防它日化铜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语说“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在成都,闹市有茶楼,江边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可谓处处有茶馆。但要说起成都最古老的茶馆,就是大慈寺的禅茶堂了。据记载,大慈寺禅茶堂早在1200年前的唐代就已经有了,其创始人无相禅师还是一位来自新罗国的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相禅师在大慈寺大力提倡禅茶之法,其禅茶文化也在韩国、日本广为流传。2005年,大慈寺还在寺内为无相法师竖立了一块纪念碑。如今的大慈寺虽早已脱去世俗繁华之貌,寺内依旧庭院幽深、红墙黛瓦、殿宇恢宏,成为市民上香礼佛,游览园林,露天喝茶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