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身处东方之国的我们而言,古巴哈瓦那始终是遥远的存在,从记忆深处似乎搜索不到一丝印记。

直到有一次,看到那部具有开山鼻祖意义的《教父》影片中,手持粗大雪茄的马龙·白兰度,才明白雪茄的重要意义。

在影片中,主人公拿着粗大的雪茄出场,烟雾缭绕,让情节更加扣人心弦,愈发凸显其独具的魅力。

正是在一系列经典欧美影片的宣传推广下,雪茄在电影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同时,雪茄也是很多人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就这样,原产自古巴的雪茄开始风靡欧美,甚至是全世界,而古巴哈瓦那也随之声名远扬。

01

在《飓风掠过蔗田》这本书中,资深央视驻外记者刘骁骞,详细记录了他前后九次奔赴古巴的采访,书中特意提到了哈瓦那人的特产:雪茄。

众所周知,古巴是享誉全球的雪茄圣地,它是雪茄的重要生产国。

在每年的2月底到3月初,古巴便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古巴国际雪茄节,成为了雪茄迷们的年度盛宴。

在古巴,最重要的两种出口商品是:蔗糖和雪茄。它们是古巴人主要的经济来源。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股雪茄热席卷全球。在90年代中后期,想用雪茄成了最受美国人追捧的生活方式。

美国权威雪茄杂志《雪茄爱好者》甚至认为1990年至1993年是古巴雪茄的黄金期。

与此同时,影视文化的兴起、繁荣与发展,更是让人们从视觉上加剧了各个阶层对雪茄的顶礼膜拜。

直到如今,对于每一个初来古巴的人而言,雪茄的形象犹如一个如影随形的密探。刚踏上何塞·马蒂国际机场,最醒目的免税品就是雪茄,被精心陈列在玻璃柜子里。

甚至在哈瓦那(古巴的首都)的老城区,走在街上,街边的摊贩便会时不时来打听驻足的游客是否需要顺带捎几根雪茄。

即使在乡间野外,游客也会被很多来历不明的雪茄所围堵。可以说,雪茄是哈瓦那,或者说是古巴特有的产品。

02

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古巴得以大面积、大规模地种植和生产雪茄。

古巴的红土,是一种松软的赭色土壤,这种特殊的颜色源于化学元素氧化铁,充沛的降雨冲走了土壤中更加易溶的化合物,氧化铁则留了下来,成为雪茄烟叶生长过程中亟须的矿物质。

在书中,央视驻外记者刘骁骞告诉我们,在古巴的比那尔得里奥省,拥有肥沃的红土,古巴品质最好的雪茄叶大多产自这里。

根据刘骁骞的采访得知,“一棵雪茄植株平均有16片叶子,它们是成对长出的,大概会分成七八层。”

而且“古巴的雪茄生产能力已经到达顶峰了,因为所有的土地都用上了,没有多余的地方。”

这是作为加勒比海岛国的古巴不得不面临的地理局限性所造成的。

因为这一限制,古巴人为了提高雪茄的生产量,不再单纯地依靠传统的种植方式(即风吹雨打地自由放养模式,烟叶的收成率只有5%)。

后来,雪茄种植园改良了种植的方法,通过阴植法把棚内的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调整棚内的空气湿度至最适合雪茄植株生长的水平,雪茄烟叶的收成率得以提高到50%。

03

在古巴,勤奋劳作才是雪茄高产的秘诀。

“雪茄园里九成的工作都得依靠人工,从种植到采摘都很难借助机器,所以高产的秘诀就是劳动。”

采摘雪茄烟叶时,是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用手工从植株上摘取叶子。

基于这种特殊的采摘方式,因而很难将雪茄烟叶收获的程序进行机械化。

此外,更关键的原因是,机器的参与,会污染烟草的自然纯正的气味,只有烟农们的勤劳双手才是最保险的。

“一根好的雪茄追求香气、味道和可燃性之间的平衡,可它无法通过刻度表现出来,完全依靠雪茄工的手感和判断。”

然而,近些年来古巴市场上已经出现用机器卷制出来的雪茄,不过口感不太好,价格也相对便宜。

因此,大部分的雪茄还是依靠雪茄工的手工制作而成。

一个称职的雪茄工每天能卷出110根左右的雪茄,无论是拼命赶工,还是稍作松懈,卷出来的数量相差都不大。

由此可见,每一根粗大时髦的雪茄,都不是轻而易举之作,而是耗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精力。

04 写在文末

正如资深央视驻外记者刘骁骞在《飓风掠过蔗田》一书中所说的,“古巴最重要的两种出口商品涵盖了味觉的两极。蔗糖的甜连味蕾最迟钝的食客都会立刻品尝出,而雪茄之苦能让最受生活宠幸的那群人也有所感触。”

只不过,人们对于雪茄苦味的品鉴却各有不同。

有的人,通过雪茄排解胸中压抑已久的苦闷与哀愁;有的人,通过雪茄的烟雾缭绕,展现出生活激情的一面;有的人,通过雪茄体现地位上的高贵。

无论哪一种,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雪茄在无形之中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而通过雪茄,也让我们有了一个认识古巴的契机,这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

因为雪茄,我们就像掀开了古巴的一层面纱,得以一窥它的芳容。

-END-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