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1901年之时,自庚子事变发生之后,清廷便由西迁到了西安都城。彼时的京城正被八国联军侵占控制,慈禧太后带着皇帝及后宫嫔妃一路西逃,只留下晚清重臣李鸿章、肃亲王善耆等内阁大臣在京城八国联军商议善后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年间的京城王爷善耆的肖像旧照,老照片中的王爷相貌肥头大耳,与宫廷剧中清瘦帅气的模样相差甚远。熟知历史的人皆知这位京城王爷善耆便是川岛芳子的亲生父亲,而善耆在此次留京处理事宜中认识了川岛浪速,从而为其女儿川岛芳子埋下了一生悲剧的祸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末年的八国联军在大清门的留影旧照,众所周知这大清门乃是晚清皇城里的正南门,也就是晚清朝廷的国门之处。按照晚清历代法制,此处中门乃是皇帝、皇太后、皇后等人的独经之处,而朝廷大臣及旁人均走侧门。而在途径侧门时,亦是需下轿子与下马,以示自己的敬意与惶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时期的村庄百姓在颐和园牧羊时候的留影旧照,旁边还坐着两个英属印度士兵。其实彼时的清廷并未灭亡,然而住在附近的百姓就开始已经牵羊进来吃草。曾经盛名天下的颐和园落得这般地步,其中的心酸和难堪简直不敢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时期的京城里的西苑紫光阁旧照,此处原本是晚清皇帝历来检阅新科武举之人骑射习箭之地,而其内阁之处还整齐里陈列着各个功臣的画像。后来因为八国联军的入侵,曾经象征着晚清尚武之地的紫光阁却被征用,成了八国联军元帅的司令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年间一户富贵人家的男子们与外国人的合影旧照,老照片中的人物身份虽然不详,但是其身后的厅堂墙上挂着一副古诗对联。此诗句乃是晚清著名诗人何绍基之作,或许这家人要么是富贵簪缨世家,要么便是何绍基的后辈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末年一位中年男子车夫在紫禁城午门拉客时候的有趣旧照,据悉这午门乃是紫禁城的正门之地,其东西北三面的城台相肩而连,其整个形状为一个环形的广场。曾经此地乃是晚清朝廷历来禁地,即便是王公贵族和朝廷大臣从此处经过,亦是百般惶恐不敢高声言语。然而老照片中的车夫到此地拉客,可见随着晚清朝廷的衰败,曾经的皇家之地亦是威严尽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年间一位穷苦母子带儿子踩高跷引人围观的留影旧照,老照片中的女子乃是民间艺人,此举正是在踩高跷进行民俗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晚清时期山西某处的村庄旧照,彼时正值晚清末年之期,生活在天子脚下的京城贵族们尚且过着担惊受怕的贫穷日子,更不要说躲在乡间底层的穷苦百姓又有多么的心酸不已。后来即便大总统袁世凯接手了朝廷,但是于农村和百姓方面并没有什么改变与建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晚清年间山西蒲州的村庄道路旧照,老照片中的村庄泥泞不堪,青砖灰瓦的房屋亦是低矮破旧。人们穿着粗布麻衣在门口劳作,到处都透露着生活的艰辛与贫穷气息。而彼时的蒲州更是封建落后,很多百姓们常年过着食不果腹的心酸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年间河南开封一带的百姓在收花生时候的留影老照片,彼时常有民间起义之事发生,很多乡村百姓皆都陷入了破产无依的困境。再加上当时河南的灾荒异常严重,四处可见流离失所的灾民。而这些失去家园和土地的灾民只能外出乞讨为生,甚至还有人投身绿林酿成了祸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晚清时期河北兴隆地区一家穷苦百姓的茅草屋旧照,老照片中的茅草屋破裂不稳,一阵大风吹过随时能倒,更不要说其屋内还有什么值钱的物件家具。彼时的河北一带的百姓皆都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咸菜和萝卜是他们餐桌上的主食,一年到头都很难见到荤菜改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晚清年间山东乐陵的村庄百姓蹲在河边聊天时候的合影旧照,通过摄影师留下的这些时隔百年的晚清人物影像资料,可以清楚真实地看到晚清时代人们的贫穷心酸生活。乡村里的泥巴路,百姓们衣着破烂,到处都是民不聊生的晚清社会状态之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年间一位王妃与小厮及丫鬟趾高气扬坐火车的坐火车合影旧照。此处乃是保定火车站,位于卢汉铁路线之上,于晚清1899年正式交付使用。此车站内不但设立了票房、候车室、卸载货物的库房等等一些列设施,而且还要专门用来候车送人的站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1909年的奉天沟帮子火车站的站台上一幕旧照,该火车站建于晚清1899年,历时数年之后才正式投入使用,到如今已有一百二十二年的历史。虽然彼时的火车站台十分破旧简陋,但是至少还有一处能遮风避雨的雨棚,亦是为前来乘坐火车等候之人提供些许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1909年5月的北方火车站的站台一幕旧照,原本当时清廷十分反对出资修建铁路一事。后来经过朝廷大臣及能人志士20多年的争论与力推,晚清朝廷终于开始意识到修建铁路乃是发展国家最为重要一事。于晚清1889年之际,慈禧太后下令颁旨修建铁路,并亲自拨款令钦差大臣前去督工力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年间穿越在山间的铁路罕见旧照,古代的人们之所以惧怕修建铁路,其中原因实际有三。其一人们担心铁路被西方列强侵略者霸占利用,随即加速了对本土的侵略,其二则是恐惧修建铁路会破坏当地风水一事,其三是因为害怕铁路的运输会引起失业潮。其实以上担心不过是杞人忧天,后来经过晚清重臣李鸿章亲子实践否定,百姓们才开始逐渐接受火车的新生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时期京城里的西直门火车站旧照,据悉西直门火车站乃是由知名工程师之父詹天佑亲子设计且监督建设,于晚清1906年竣工通车使用。老照片中的火车站机车乃是老式的蒸汽机车,不远处可以看到西直门的城楼与箭楼一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末年一位贫穷的父亲带着儿子在火车站兜售小摊食时候的场景旧照,此处人头攒动非常热闹拥挤,到处都是各种商贩人群,甚至还有前来送行的轿子与队伍。其中运输货物的有专门通道与仓库,人们井井有条地按规章制度乘坐火车,并没有什么混乱之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