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们在日常的编程工作中,难免会在网上查找资料、复制一些现成代码使用。

这是很习惯性的操作,但有危险隐含其中,需要提高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看看下面的操作是不是很神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上所示,复制了一行JS代码,但粘贴后出现了额外的代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额外的这段代码是恶意的、甚至是木马、后门。而如果直接复制使用了,那么,后果很严重。

可能有人说:复制时就能看到代码,有没有风险一看便知。

道理似乎没错,但如果复制的代码量大呢?如果代码经过加密处理了呢?

因此,在网上复制代码,一定要小心谨慎。

再来说这种复制陷阱的原理

如上图所示操作,实现的原理是:接管页面的oncopy事件,在事件中,对复制内容进行修改。

源码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存为html,打开即可测试其效果。

从代码中可以看到,核心操作只有区区几行,如果查看源码即可知道原理。

但如果图中的JS代码经过加密呢?比如用JShaman对框选的代码加密,会成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便很难看出代码的含义,即使有危险的操作,也不易被查询。

因此,再次友情提示:复制有风险,COPY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