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特殊节目,偌大的舞台上,静静地展示着一个端庄的石质佛首——天龙山佛首。静谧的神情,祥和的微笑,仿佛令人感受到佛陀那跨越千年扑面而来的气息,但祥和的佛首背后却承载着一段充满血与泪、苦与恨的历史。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吧!

一、魂归他乡:佛首之被盗

20世纪20年代,国内军阀割据,社会动荡,百姓民不聊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混乱不堪的局面却给了外国文物贩子可乘之机,这段时期成了我国文物流向海外的一个高峰期,大量珍贵文物被文物贩子以各种形式贩卖偷运到了海外,天龙山佛首就是其中之一。

天龙山,原名方山,位于山西太原市,因其上建有天龙寺而得名。天龙山自古群山耸峙,深沟幽谷,春时生机盈盈,冬则肃穆壮美,引的无数文人墨客登高临怀。除此之外,天龙山还颇受统治者的青睐,高欢就曾在这儿修建过避暑宫。王廷筠有诗云:“寒风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

天龙山石窟始凿于东魏,此后北齐、隋、唐相继其业。天龙山石窟依山而建,整个石窟与山体浑然一体。藏大佛于大山,使大佛护佑百姓,这体现出了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价值观。至唐朝,天龙山石窟开凿达到了极盛期,拥有大小石窟约25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龙山石窟外景

天龙山石窟佛像姿态多样,或盘腿端坐,或双手抚膝,或一腿盘坐,一腿垂地,当然,也有幽幽而立,衣玦飘飘的佛像。但无论何种姿态的佛像,都体态丰腴,线条娴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被誉为“天龙山样式”,是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几座高峰之一。

天龙山石窟开凿时间横跨两百多年,兼具外来风格与中原本土风格,是外来风格逐渐中国化的典范,且上承魏晋,下启盛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科研价值。自东魏至清末民初,天龙山石窟已经矗立了上千年,扛过了沧海桑田,躲过了战火烽烟,却终究没有逃过文物贩子们的罪恶之手!

“大正十一年,当我第一次看到天龙山的照片,就被那里的石窟和造像深深地吸引住了,时隔两年后的今天,我终于跨越万里,来到了天龙山。”写下这段话的是一个叫做山中定次郎的日本人,此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古董商,凭借盗卖中国文物大发横财。1924年,山中定次郎来到了天龙山参观石窟,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萌生了盗走石窟的肮脏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中定次郎与民国收藏家郭葆昌

天龙山石窟位于天龙山半山腰,想要把佛首运走就必须经过山下的圣寿寺,寺中和尚的态度就显得很关键。深谙人性的山中定次郎并没有被难倒,他想到的办法简单有效,那就是砸钱。1926年,山中定次郎再次来到天龙山,他用两辆牛车拉来了满满的金银财宝。当他把这些黄白之物摆在圣寿寺和尚面前时,这些与青灯古佛为伴的和尚毫无悬念地动了心。佛祖虽好,却也只能解决来世,现世的痛苦可不是仅靠吃斋念佛就能解决的。更何况身处乱世,有时候连清汤寡水都无法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中定次郎与寺中和尚的合影

在朝不保夕的时代,每一个人都被历史的车轮碾轧地犹如粉芥,我们无法苛求那些连个人温饱都无法解决的人还能有文物保护的概念。山中定次郎顺利地雇佣了一群当地百姓为他砸取了大量佛首,之后又用牛车装运,贩卖到了海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盗取石窟佛首

这次盗卖活动使天龙山石窟遭到了永久的毁灭性伤害,也是天龙山石窟历史上的最大一次浩劫。1926年的石窟盗窃案发生之后,当地政府也对石窟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作用却十分有限。现在的天龙山石窟伤痕累累,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无首的佛陀,成为了无数国人心中的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到破坏的天龙山石窟

山中定次郎这个可耻的文物贩子还将自己如何盗取天龙山石窟的经历沾沾自喜地写在了《天龙山石佛集》一书中:“我终于用手中的真金白银说服了净亮僧人,他同意让我带走一部分造像的头部,这不禁让我异常兴奋,每当我带着工匠进入一个石窟,凿下一个佛首,那种喜悦,超过了得到黄金万两。”殊不知,百年前他因兴奋与极度喜悦写下的这段文字却成为了他盗取文物的铁证,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二、百年追寻:佛首之回归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共有240余尊造像被盗,其中150尊流入了海外博物馆和私人手中,其余的下落不明。有些偶尔也会出现在拍卖场上,这就为我国追回佛首提供了可遇不可求的契机。

2008年9月,纽约佳士得博物馆大量拍卖文物,天龙山石窟佛首也在拍卖之列。经过我国学者谢冰和山西爱国企业家许鹏的努力,天龙山石窟佛首终于以上百万美元的价格回到了中国。拿回本属于我们自己东西,代价却如此昂贵,个中酸楚艰难,也只有默默承担。

限于时代条件,人们对2008年的佛首回归了解不多,但是2020年的佛首回归却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甚至成为了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座上客。

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发现了一尊在即将在东京拍卖的“唐天龙山石雕佛头”。在确定这件佛首也是当年的天龙山流失佛首之后,国家文物局迅速的启动了文物追索机制,要求拍卖方立即终止对于该尊佛首的拍卖行为。

幸运的是,日本拍卖方十分配合我国文物局的工作,遵从了我国文物局的要求,停止对佛首拍卖,并终止了相关宣传。在日本拍卖行董事长张荣的协助下,我国文物局与文物持有人展开了洽谈,文物持有人最终答应将佛首无条件捐献给中国政府。

同年11月,我国国家文物局在日本举行了交接仪式,正式将佛首迎回中国,而这件佛首正好是2020年我国追回的第100件文物。佛首回归,意义不凡,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在佛陀静谧的微笑下,中华民族又踏入了新的一年。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佛首于乱世流于海外,于盛世回归祖国。一乱一盛,背后却是祖国百年的复兴之途。

2021年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历经近百年,佛首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如今的佛首被摆放在天龙山石窟的第8号窟内,透过玻璃,依然能够感觉到佛首散发出来的魅力,静谧的微笑终于让人们觉得适得其所,以至于有人称其是“最美微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回石窟的佛首

文史君说:

清末民初的乱世,让我国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这其中就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圆明园十二铜首,文物贩子丧心病狂,百姓愚昧,甚至连祖宗的坟墓都卖给了外国人。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民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大大增强,大量流失海外的文物也呈现出回流趋势。而日本那件佛首能够如此顺利地回到祖国,其背后亦以强大的国力作为依靠,也是国际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一乱一治,历史教训不言而喻。国家与人民从未忘记那些遗落海外的明珠,拾回这些海外明珠,既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对过去耻辱的最好洗刷,也是对民族情感的最好抚慰。

参考文献

1、武惠民:《佛首魂归何处?——太原天龙山石窟佛首盗凿流失史》,《文物世界》2013年第3期。

2、刘卫东:《刘大鹏参与处置天龙山佛首盗案始末》,《地域文化研究》2021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景苏)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