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进入到肾衰竭阶段真的没办法控制了?肌酐五百以上是不是就只能等透析?肾功能还有没有挽救的必要?其实不只是肌酐说了算。哪怕肌酐再高,但如果肾脏损伤仍有可逆空间就不一定要走上必须透析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4岁的刘女士抓住了机会,幸好没透析!

刘女士是河南商丘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年仅34岁,但发现肾病已经有8年。

8年前一次偶然的体检查出肾炎,尿蛋白2+、潜血2+,但由于年轻也没什么不舒服的症状就没有重视。这几年一直吃着百令胶囊,没有系统的检查治疗。

而殊不知病情却一直在悄悄发展,刘女士第一次明显不舒服出现了恶心头痛的情况实在5年前,去医院检查肌酐已经升高到158,才开始重视起来,但期间一直控制不好,最终发展到了肾衰竭。肾衰竭没有一段时间,当地医院都让她造瘘透析或者等着换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她非常难接受,肌酐刚刚到500多就必须要透析了吗不是没达到700多吗?她一直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况且自己才三十多岁,现在透析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住院一个多月时间,采取保守控制治疗,医生给他开了尿毒清、肾衰宁、海昆肾喜胶囊、非布司他、注射冲促红素纠正贫血、同时服用钙拮抗剂降压。但肌酐下降不是很明显,且出现便秘的情况。医生告诉他这种情况尿毒症风险很大,要做好造瘘准备。

病情稳定后出院,为了寻求保守治疗方式,来到我院。

肌酐降到500以下,终于远离了透析的“威胁”!

刘女士来院后与我详细沟通了她的病情,以及治疗的需求。经过系统的检查后,明确她的剩余肾细胞部分仍然可以持续发挥滤过、代谢作用,没有出现明显尿量减少、水肿的情况,说明肾脏内除去硬化部分血液流通情况还可以,且肾脏萎缩不是很严重。

目前现在的情况是要及时对受损较轻部分肾细胞进行修复治疗,抓紧时间抢救,以逆转部分肾功能,延长到尿毒症的距离。同时清除血液内毒素,降低肌酐、尿酸水平,改善贫血、血液高的情况,同时防止更多并发症的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刘女士的肾功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我们制定了治疗方案,调整了西药控制,减少了一些辅助性药物使用,增加了纠正电解质紊乱的药物,同时配合我院中药外敷,口服,熏蒸,结肠等治疗方法,阻刘女士的肾衰进程,并进行部分逆转。经过半个月时间,肌酐下降到500以下,把她从透析边缘拉回来了。

目前病情已经趋于稳定,肾小球滤过率有所提升,继续治疗效果很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刘女士的经历,这里给肾友们三点建议:

一、尿蛋白、潜血的存在说明肾脏已经存在损伤,严不严重都应该及时用药控制,才能避免肾脏进一步损伤。年轻的患者更应该重视,很多人因为没有积极治疗错过了早期机会,进入了肾衰竭。

二、肌酐升高后是肾功能损伤加重的信号,要及时针对受损肾功能进行系统的用药控制,而不是维持稳定。因为肾脏早期的代偿性,如果能够及时纠正肌酐完全有机会恢复到正常值。这个阶段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当肌酐升高进入到300以后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三、肾衰宁、百令、尿毒清这些辅助性药物,对控制肌酐升高有一定安慰作用,但起不到根本作用,且病情进入到肾衰竭短,基本效果甚微。并不是不可以吃,但不能只用这几类药物,而要针对肾脏受损的情况,从根本上修复受损肾细胞的血氧供应,活血清毒是关键。

具体肾病问题指导,可关注公众号<健康日讯肾脏频道>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