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真 王琛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发现产量波动到解决并恢复平稳,只用了39分钟。几天前,盐22斜27井产量预警处置的这一速度源自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也来自胜利油田东辛厂盐家管理区“一体化产量运行机制”。

伴随生产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与其配套的管理手段也日趋完善。东辛采油厂盐家管理区对标油田党委扩大会、职代会精神,构建波动预警、精准排查、综合分析、快速执行、技术配套的“一体化产量运行机制”,提升大数据应用成效,筑牢产量基础。盐22斜27井产量波动的快速处理再一次检验了机制的运行效率。

力量聚合提速。机制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管理者的合力执行,他们在运行上建立石化通“产量波动预警处置群”,通过手机实现决策端与每个执行端的快速联系,做到生产信息、数据变化、影响因素的及时送达、及时回馈、及时处置。他们在思维上建立全局模式,形成不同问题的处理流程,实现每个专业、每个节点的接力式推进,聚合力量为预警处置提速。年前的一个晚上,盐22接转站来液量突增,值班技术人员通过两轮接力式信息推动和反馈,得出“掺水水表故障造成失控”的判断并紧急处置,用时39分钟恢复正常进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整合提效。他们把信息化采集的大数据作为“一体化产量运行机制”的触手,以此及时感知产量波动,精准分析波动原因,快速反馈整改效果。运行中,以连续3天的平稳产量为基数,以联合站8小时收油量下滑8吨为预警值,一旦预警,由生产指挥中心部门的值班人员迅速担任“指挥者”职务,在“产量波动预警处置群”发布预警信息,点名喊话相关人员,收集第一波数据,分析后点名下达整改指令,依次进行精准分析、排查和整改。2月10日,永一联合站收油较预警值低15吨,“指挥者”依据外输油量和收油数据不对应的信息立即发布预警,开展综治因素、联合站运行情况排查,找出永921外输液量过少、管线长的影响因素,快速增加注水量,恢复了永一站的收油量。

技术集合赋能。精准分析、快速运行最终要通过高质量执行才能落地见效。对此,盐家管理区建强技术支撑,从点上治,形成单井工况异常报警、单井实用管理手册等现场处置技术系列;从根上强,依托PCS功图排查、配产配注摸排储备,精准实策为基础,依托分采分注技术和信息化实时数据,实现配产配注由单井流场调整转战到层段、从宏观把控到精细微调,动态井网强产能。盐16斜11井合采提液后,薄层潜力无法充分发挥,通过精细微调,先后实施冲次微调5次,日液增加20方,日增油2吨。与此同时,在同井网的盐16斜15井适时上调配注,补充地层能量,实现均衡水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体化产量运行机制”带来的不仅是速度和效率,更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春节过后,盐家管理区产油量日超计划15吨,单井宏观工况合格率88.4%,较年初相比上升0.7%,排全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