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每年进行一次或两次常规体检已是必不可少。

但在面对各大医院、体检机构中众多的体检内容时,究竟该选择哪些才是较为靠谱的项目,哪些项目并不需要?

下面小编就给您盘点一下不太靠谱的体检项目。

1.肿瘤标志物检测

大多肿瘤标记物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够高。

指标异常,不代表就一定有肿瘤;指标正常,也不能肯定地说没有肿瘤。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常作为疑似癌症患者的检查项目之一,或用于监测癌症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对于常规体检来说,基本上没什么意义,完全没必要把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2.基因筛查癌症

市场上宣传「一滴唾液就能筛查出癌症」的针对普通人的那种基因检测,强烈不建议把它作为体检项目。

基因检测只能提示一个人是否具有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

而目前,我们能够清晰确定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还不多。

有,患癌风险不一定明确;没有,也不能排除患癌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癌症高危人群,是可以通过检测特定基因来判断患癌风险,从而让医生帮助决策预防方案的。

但如果并不存在家族遗传史的朋友,这样的检测就纯粹是白花钱了。

3.微量元素检测

一方面,这项检测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的微量元素水平。

更重要的一方面,只要饮食均衡、生病等特殊情况下注意补充,孩子一般也不会缺乏微量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早在 2013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已经明确规定:

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对违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处理。

还在做这项检测的机构,目的真的只有一个了——多赚钱。

4.X 线胸片

发烧、咳嗽,怀疑肺部感染炎症时,X 线胸片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检查方式。

但如果把 X 线胸片作为常规体检,可以用来排查癌症就不那么明智了。实际上,胸片对早期肺癌的漏诊率比较高。

因为正位胸片上,很大一部分肺部和心脏、纵隔等组织重合在一起,不太容易看到早期病灶。

干脆就把这个项目从体检表里划掉吧。

5.PET-CT

「一个检查看到你全身的病灶」,常常是体检机构在推荐 PET-CT 时的宣传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ET-CT 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它对于癌症分期、转移复发的鉴别、肿瘤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指导等,意义巨大。

但是,它在常规体检中的作用并不那么好。

PET-CT 检查确实有能力在体检人群中找到可能的肿瘤病灶,但比起其他筛查方式并没有明显的检出优势。还会因为居高不下的假阳性结果(把不是肿瘤识别成了肿瘤),成为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温床。

因此,专家普遍建议,PET-CT 并不适合作为普通的体检项目。

至于为什么还有很多机构会推荐这项检查……

因为做一次 PET-CT 的收费常常要接近万元。

6.CT筛查乳腺癌

CT用于乳腺癌检测时,存在灵敏度不高,对乳腺的特异性也不强的劣势。

CT以平扫检查为主,对密度变化小的细小病变不容易发现,对乳腺内的肿块及病变情况无法进行鉴别。

专家建议

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首先建议自摸自检、B超、或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

相对于乳腺CT,核磁检查效果更好,在高危人群(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有乳腺疾病的肥胖妇女)中推荐。

7.彩超查前列腺癌,不行

前列腺彩超的确常被用来检查前列腺癌的情况,然而对于健康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筛查早期癌症,可彩超却根本查不出早期的前列腺癌。

专家建议

50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当血液中PSA的水平超过正常值(超过4纳克/毫升)的时候,就需高度警惕。

8.化验查胃癌,初筛还行

实验室化验指标包括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大便潜血、胃液情况、胃泌素、胃蛋白酶原等多个项目,用于胃部疾病的初筛还可以,但用来筛查胃癌,准确性上还达不到要求。

专家建议

胃镜最为标准、精确,是筛查并确诊胃癌的首选。

如果首次胃镜体检的结果是良性,之后每5年做一次即可;

如果体检结果发现胃部有异性增生(例如炎症)、萎缩、胃溃疡或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则除了及时治疗这些疾病,并在治疗后复查外,体检的间隔时间最好为2~3年之内。

另外,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元凶,建议成年人都要检测和治疗;常见的检测方式是碳-13/14呼气试验。

9.应该选择哪些体检项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有了定期体检的意识,这是好事情。

如果在这样的健康意识基础上,能再多了解一点,避免被无良的体检中心「套路」,就更好啦!

其实,现在许多完全标准化的单位套餐,并不适合所有人,最好能在体检之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咨询一下专业医生的推荐建议。

下面是我们给出的常规体检项目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在专科医生建议下,适当增加适合自己的检查项目。

比如,如果血压血脂血糖高,那医生可能会建议加测颈动脉超声、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等,来进一步评估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女性朋友不要忘了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20 岁到 39 岁的女性每 3 年由乳腺专科医生查 1 次乳腺,包括乳腺外部的观察与触摸;40 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查 1 次乳腺钼靶和乳腺超声检查。有家族史的高风险女性,则建议每年查 1 次乳腺磁共振。

如果想筛查肺癌,那么建议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胸部 CT,安全更有效。

这里,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为:

年龄 ≥ 55 岁,吸烟 ≥ 30 包年,且戒烟未超过 15 年;

年龄 ≥ 50 岁,吸烟 ≥ 20 包年及额外的肺癌危险因素,如家族史、职业接触史等。

※包年是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的年数,比如 30 包年就是平均一天一包,抽了 30 年。

另外,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最新指南,45 岁以上的朋友,建议筛查结肠癌。

具体的方式是(下列任选一项即可):

  • 每年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 每年进行高灵敏度的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

  • 每 3 年做一次多靶点的粪便 DNA 检测;

  • 每 10 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 每 5 年做一次结肠 CT;

  • 每 5 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说实在的,没有不好的体检项目,只有不恰当的推荐。

以下是专家们对不同年龄组的体检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

文章转自:丁香生活研究所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巍子,急诊科医生

每天给大家分享不同的急救技能和疾病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