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3月30日电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网站30日发布《2021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提到,2022年预计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但可能出现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煤炭供需偏紧或宽松的情况。

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41.3亿吨,创历史新高;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56%;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百万吨死亡人数降至0.044人;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万亿元,利润总额7023.1亿元。

对于2022年煤炭市场走势分析,报告指出,从煤炭需求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时要求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将带动国内煤炭消费继续增长。同时,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主要耗煤产品产量增速或将回落。预计2022年煤炭需求将保持适度增加,增速回落。

从煤炭供应看,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继续做好大宗产品保供稳价工作,保障能源安全,增加煤炭供应,支持煤电企业多出力出满力,保障正常生产和民生用电。预计晋陕蒙新等煤炭主产区优质产能将继续释放,部分保供临时产能转为永久产能,大型智能化煤可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弹性增强,同时,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生产结构持续优化,落后产能加快退出,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增强。总体看,2022年我国煤炭产量还将保持适度增加,增量进一步向晋陕蒙新地区集中。

报告同时提到,综合判断,2022年全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供给弹性增强,煤炭中长期合同覆盖范围扩大,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持续加强,市场总体预期稳定向好,煤炭运输保障能力持续提升,预计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但当前国际能源供需形势错综复杂,受安全环保约束、疫情反复、极端天气、水电和新能源出力情况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还可能出现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煤炭供需偏紧或宽松的情况。(中新经纬APP)

【编辑:吴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