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肖坤霞 王金艳 实习生 徐晓安 记者 高达)花点钱就能享受办证一条龙服务,并承诺免考包过,每年还能额外拿到5万元起步的挂靠费……以此为诱惑,一个由23人组成的团伙在短短3个月内诈骗全国多地300余人,涉案金额达500万元。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苏州相城区检察院审理了一起以办专业证书为诱饵的诈骗案。

高中毕业生周某(化名)在浏览短视频时,点进了一则以帮助考取建筑信息模型(BIM)工程专业技能证书为名的广告。客服称只要缴纳一笔费用,就会有人帮忙代考,保证拿到证件,后续还能解决挂靠问题。客服用成功案例进行引诱,没有建筑专业背景的周某信以为真,缴纳了费用。

没过多久,周某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只要周某交1000元的手续费,就能将他的证书挂靠给某公司使用,同时付给他一年5万元左右的挂靠费。挂断电话后,周某登录网站查到了自己的证书,于是放下戒心,爽快地支付了1000元。

随后的一周内,对方又以需要抢占名额等理由陆续向周某多次收取了费用。数月过去,周某却没有收到任何报酬,而且还被拉黑。

警方根据线索,找到河南郑州的一家公司,该公司背后其实是以赵某、王某为首的一个犯罪团伙,共20余人。调查发现,30岁的赵某辞职后,在郑州注册成立了某教育咨询公司,并与前同事王某、谷某等人一起经营,分别负责推广、话术编排、安抚客户等事项。该团伙在一些知名的App、网站做宣传和客户引流,后台收集到数据后,以零门槛、免考包过、挂靠等信息为诱饵骗取客户办证费。

赵某会定期将缴费客户的名单汇总给“能办证”的秦某,按照每本350元左右的价格支付办证费用。秦某收到名单和钱,再将考试平台、带答案的题库、用于验证的网站链接等提供给赵某。之后,公司的人会替客户代考。但实际上,考取的证书和所谓的挂靠都是不合法的。

紧接着,客户收到证书后,在公司提供的网站链接上扫码验证,来确保证书的真实性。一系列操作下来,公司再以每年3万元至6万元的高额挂靠费为诱饵,以保证金、挂靠手续费等理由继续诱骗客户。

“犯罪嫌疑人利用了被害人想既不影响工作又能躺着挣钱的心理,在跟被害人沟通时刻意模糊证书的性质和作用,通过鼓吹证书的含金量,引诱被害人来实施诈骗行为。”检察官介绍。

因该案涉案范围广、被害人遍布全国各地、证据错综复杂,相城区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再将其他涉案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

在审查过程中,检察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角色定位、发挥作用等不同情况,来认定23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