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月,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下乡视察,为解决农村贫困户的问题,来到濮阳市的一个村子里。

在村里慰问时,他遇到了一个奇怪的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明家里很穷,衣衫褴褛,却怎么也不接受政府的慰问物资。硬说自己有钱,不需要政府资助。

为证明自己,老人带领一行人来到他的住处。

在一间极其简陋的屋子里,老人颤颤巍巍地拿出了一个看上去有陈年历史的布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打开布包,从中拿出一块金表,并表示自己有钱,不需要政府资助。

此表一经拿出,震惊了一同前来的所有村民。

只是省委书记卢展工却没有把目光放在金表上,而是死死地盯住包里的其他东西,一张张证书,一枚枚勋章!

看到这些,省委书记卢展工对老人的身份感了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老人到底是谁?他曾经到底做过什么?竟能得到这么多立功证书,还有这么多的战斗勋章。

出于对工作的严谨态度,省委书记卢展工小心翼翼地询问老人的过往:您以前是特等功臣?

老人的身份也就此揭秘了。

老人叫李文祥,出生于192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新旧时代交替的年代,他从小便经历了军阀混战,后又经历了日本的侵略战争。

李文祥在这炮火纷飞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后,他早早就有了参军的想法。

但他父亲觉得当兵会随时命丧战场,他只想让李文祥平平安安的,所以一直不同意李文祥参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祥当时年纪小,也没有胆量做出反抗。

就这样一直拖到1947年,李文祥22岁时,抗战已经结束,国内爆发了内战,他才有机会去当兵。

那时李文祥参军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9师85团,正式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济南战役,那是我军第一次尝试突破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当时为了顺利拿下此城,战前领导组织党员突击爆破组。

这样的任务显然是艰巨了,也是十分危险的,李文祥当时虽不是党员,但多次请求加入爆破组,但一一被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文祥不死心,找到指导员,再次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指导员看他如此执着,破例同意了他的申请。

那次任务显然是十分凶险的,战斗开始时,战士们发起了冲锋。

冲锋的路上,一个个战友倒下,满地都是战友的尸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文祥当时也受了伤,只是他们的爆破任务还没有完成,李文祥咬牙继续往前冲。

最后他不负众望,和另外两名战士冲到了永镇门下。

放好了炸药,一声巨响后,他也应声倒下了,失去了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成功了,为战斗最终的胜利打开了前进的大门。

战斗结束后,李文祥被救了起来,同时获得了二等功,那也是他参军以来第一次被授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了,李文祥利用自己个小,灵活的特点,炸毁国民党坦克二十多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阻击战,他所在的部队负责围堵国民党来自徐州的溃兵。

战斗打了几天几夜,李文祥所在的连队都打光了,最后只剩他一人,但他依然坚守在战斗阵地上,最终等来了支援。

那一战,他一人就击毙敌军三十多人,后来被授特等勋章一枚,提升为副班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些都不是最危险的,李文祥讲述,自己最危险的时候,是在上海战役。

那次他真的是在死神手里走了一圈。上海战役时,他加入了突击队,负责炸毁刘行国际电台。

这场战斗十分的惨烈,他一个加强排死的只剩下三人,他只能躲进死人堆里,一动不动。

敌人上来用刺刀一个个检查,李文祥被捅了好几刀,但他硬是没吭一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敌人退走后,李文祥悄悄地爬了上去,并且成功地炸毁了敌人的电台,完成了此次任务。

1949年福州战役,李文祥再次立功,被授予特等人民功臣的奖状,并在平潭岛战役中成为了战斗模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的李文祥已经是一个排长了。

解放全国后,李文祥留在福州,一直在等待一个命令,那就是解放台湾,只是一直没能等到。

直到1955年,李文祥被授予少尉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年他转业,在福建省建设厅干事。离开部队前,李文祥第一次佩戴了他所有的勋章,一枚枚勋章挂满了他整齐的少尉服,拍了一张半身照,为他的军旅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李文祥辞去省厅工作,回到了家乡,组织安排他在福建第一建筑公司,担任保卫科科长,月薪66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那个年代,66元和如今月薪十万差不多一个概念了,人帅又多金,给他说媒的人接踵而来。

最终他选择与比他小十岁的陈宝珍结婚,婚后幸福美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上级发出号召,要求干部下乡,带动农村发展。

李文祥主动站了出来,决定回农村和农民一起劳作,更希望自己能带动农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将这个决定告诉妻子后,妻子说到,既然选择嫁给你,就会跟你不离不弃,尊重你的任何决定。

妻子的话坚定了他下乡的决心。就这样,李文祥带着妻子来到了河南范县北街村,开始了他新的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文祥下乡后,一心投入带动农村发展的工作中,对自己的要求却极低。

回到家乡多年,一直和妻子居住在一间破庙里,从不替自己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领村里人挖水渠,引黄种稻。

当年在福建时,他就有过种稻的经验。

经过他的认真研究,大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从原来的亩产二三百斤增加到了一千多斤。

村民的生活都慢慢好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李文祥在村民的帮助下,给自己盖了三间平房,自此他和妻子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问起他打仗的事时,他总是避重就轻,从没告诉过村民他在战场上立功的那些事,对他的光荣事迹只字不提。

李文祥几乎把一生最好的时光全部奉献给了国家,对个人生活从没太多的奢求,他感谢妻子多年的默默支持与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天总是眷顾善良的人,花甲之年的李文祥膝下无儿无女。

但奇迹出现了,53岁那年,陈宝珍为他生下一个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来得子,本是一件喜事,但清廉的李文祥生活却是贫困交加。

不能给女儿提供生活上的保障,连女儿的学费都无法承担。

于是女儿初中毕业后进了服装厂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英雄,他本可以领国家津贴,却硬是没拿过国家一分钱。

他坚信靠自己的双手,也能生活下去,不给国家增添任何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老人的事迹后,省委书记卢展工忍不住落下来眼泪。他们那一代人他不容易了,曾经嘲笑过他们的村民也纷纷低下了头,满心悔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询问李文祥老伴儿时,他哽咽了,深叹一口气说到,因为没钱治病,陈宝珍得了眼疾几年前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委书记当即表示,老人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政府会尽量满足他的一切需求。

只是这个倔强的老头到最后也没提一个字,看着这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和满包的奖章,卢展工临走时深深地鞠了一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展工万万没想到,这次的日常视察工作,会遇到一位自愿辞去公职,归隐山村55年之久的国家特等功臣、战斗英雄!

卢展工走的时候,交代村干部照顾好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要求省里宣传老人的英雄事迹,让更多的人知道。

国家不会忘记曾经的功臣,2011年,李文祥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第二年,成为人大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2月13日,李文祥92岁高龄,因身患疾病在医院病逝,走完了他平凡而辉煌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