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个非常狡猾的病毒,虽然结构很简单,却一直不停在变异。

迄今为止,新冠病毒通过不断变异,已经拥有不少“分身”[1]:

  1. 阿尔法(Alpha):最早于2020年9月在英国被发现,感染这一变异株后,病情重,死亡率高,但免疫逃逸程度低,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它并进行攻击。

  2. 贝塔(Beta):最早于2020年5月在南非被发现,这一变异株传播力强,但病情通常不会很重。

  3. 伽马(Gamma):最早于2020年11月在巴西被发现,这一变异株引发重症和危重症的比例高。

  4. 德尔塔(Delta):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被发现,这又是一个传播力强的变异株。

  5. 奥密克戎(Omicron):最早于2021年11月在南非被发现,这是一个传染性很强的变异株,而且感染后症状不典型,隐匿性高,容易漏诊。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流行毒株就是奥密克戎。它可是个“狠角色”,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且传播隐匿,且有BA.1和BA.2两个“大名鼎鼎”的分身。

目前在我国上海、吉林等地肆虐的主要毒株就是Omicron子变体BA.2。

近日,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发布的报告中,提到了3种新冠病毒的重组变体——XD、XE和XF[2]。

重组变体,指的是几种流行变异株合并形成的新毒株,相当于毒上加毒。

重组变体其实并不罕见,当机体同时感染2种或2种以上的新冠变种时,就可能产生重组变体。但绝大多数的重组变体会很快消亡,留存下来的,一般都是具有毒力和传播优势的毒株。

我们可以通过下图,了解此次报告的XD、XE和XF这3个重组变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XD、XE、XD重组序列展示[2] )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 第1排橙色展示了SARS-CoV-2的基因组全长;

  2. 第2排用红色、黄色、橙色代表SARS-CoV-2的基因组成;

  3. 第3排绿色代表了变异毒株Delta的基因组;

  4. 第4排深紫代表了变异毒株Omicron BA.1的基因组;

  5. 第5排浅紫代表了变异毒株Omicron BA.2的基因组;

  6. XD和XF变体均为Omicron BA.1 和 Delta 变体的重组,但组合方式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变异体;

  7. XE变体则是Omicron BA.1 和BA.2的合体。

在这3种重组变体中,最受关注的是XE。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传播力很强,传播速度比BA.2还快9.8%,有可能造成大范围的流行[2]

截至今年3月22日,英国境内已发现637例XE感染病例,我国香港在今年2月,就有发现两名抵港旅客感染奥密克戎混合病毒XE,还好经过隔离,没有流入社区[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报告中,研究人员评估了XE的增长率。增长率是一个衡量感染确诊速度的指标。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XE的传播率有多强。

在此之前,BA.2的增长率比其他奥密克戎菌株高75%。但XE的增长率却比BA.2还高出9.8%。

这意味着,XE传播速度会比BA.2还要快,有可能会引发新的大规模流行[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XE与BA.2的增长率比较[2] )

对于XE感染后的严重程度(重症率、死亡率)以及免疫逃逸情况,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但仅从传播力上看,XE绝对是个不容小觑的变异体。WHO也发出警告,千万不要轻视或低估重组毒株的危险性[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原检测好使吗?

抗原检测,也就是目前可以进行家庭检测的抗原试剂盒,会检测样本中的新冠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P)。新冠病毒发生变异后,核衣壳蛋白的相对位置也可能发生突变(如下表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1 新冠变异株的核衣壳蛋白突变[4])

有抗原检测研究比较了其对不同变异体的检测能力,发现抗原检测敏感性与原始毒株相比只有微小的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某抗原检测对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检测性能比较[4])

尽管目前尚无抗原检测对XE敏感性的证据,但基于之前研究的数据推断,抗原检测应该能够检测出XE感染。

核酸检测仍是最可靠的法子

核酸检测,可以直接检测病毒核酸来判断是否感染,在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时,会对病毒核酸的多个靶点(ORF1ab基因、N基因、S基因)进行检测。

面对奥密克戎时,核酸测试无法检测到靶基因中的S基因,这被称为S基因缺失或S基因靶标失效(S-Gene Target Failure , SGTF)。也正是通过这个方式,检查者能够把奥密克戎和其他变异体区分开[2]。

但奥密克戎变异体BA.2的出现,使得它不再具有所谓“S基因缺失”特征,导致其刚出现时一度“隐形”。不过,随着对它了解的加深,调整检测方式后,核酸检测是能够检出BA.2的。

此次英国发现的XE感染病例都是通过核酸检测确诊的,因此,大家可以放心,核酸检测是能够查出XE的感染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迄今,还没有足够证据了解疫苗对这一变种的效果。但疫苗对于奥密克戎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多项研究的验证。

3月22日,香港大学发布的研究,评估了复必泰(即辉瑞/BioNTech疫苗)与科兴两种疫苗对奥密克戎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复必泰还是科兴,接种后都能减少感染奥密克戎后重症或死亡的风险,而且仅接种一针,就可以见效[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新冠疫苗对奥密克戎的有效性[5])

可见,对于目前主导流行的BA.2,疫苗是能发挥有效防护作用的。XE作为BA.1和BA.2的合体,疫苗效果尽管尚不明确,但不能因此而拒绝疫苗接种。进行规范的疫苗接种,仍是保护自己的最有力手段之一。

除了接种疫苗,做好日常防护,减少流动、科学理性的对待新冠肺炎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医学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https://www.who.int/en/activities/tracking-SARS-CoV-2-variants/

[2].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investigation-of-sars-cov-2-variants-technical-briefings

[3].https://news.sina.cn/gn/2022-04-02/detail-imcwiwss9503449.d.html

[4].Weishampel ZA, Young J, Fischl M, Fischer RJ, et al. OraSure InteliSwab Rapid Antigen Test performance with the SARS-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Alpha, Beta, Gamma, Delta, and Omicron. medRxiv

[5].http://www.med.hku.hk/en/news/press//-/media/HKU-Med-Fac/News/slides/20220322-wave_5_omicron_PHSM_update_final.as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