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样化的当下,双卡双待似乎已经成为了每款手机的标配,但你知道吗?双卡双待其实是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用机习惯开发而来的功能,并且最先创造出该技术的是一家如今已没落的手机大厂——酷派。因为掌握了这一专利技术,还接连起诉了多个手机大厂,甚至是苹果手机推出了双卡双待,也被酷派视为侵权。

酷派并不是一家蹭热度的公司,从历史上看它是有辉煌的历史和资本的,但是现在公众看它,只是认为这是一家为了宣传不择手段的品牌了,这一转变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几何时,酷派和中兴、华为、联想四家公司被媒体并称为中华酷联,巅峰时期中华酷联一度拿下75%的手机市场。而如今除了华为以外,其它三家在市场的表现皆被小米、oppo等后起之秀所超越,中兴因为芯片限制在手机市场已经逐渐边缘化,联想更是一路“作死”丧失大量市场份额,酷派是这四家中混得最差的了,已经沦被消费者贴上老年机、山寨机的标签。

1993年,酷派正式成立,最开始这家公司主要研发及生产传呼机,直到2003年才开始顺应电子市场需求转变踏足手机领域,得益于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经验,同年酷派就推出了首部国产CDMA彩屏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酷派推出了世界上首部GSM手机,迅速在业内站稳脚跟,次年酷派推出了世界第一部具有双卡双待功能的手机,同年苹果公司内部才刚刚组成研发Iphone团队。不难看出,当时的酷派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手机功能设计和构思等方面,都领先于同期的手机厂商。

除了在手机市场表现出色外,酷派还是国内最早做Pad的厂商之一,因此在WinCE方面积累了不少技术和经验,2008年前的酷派可以说是在Pad、手机两个领域双开花,就连华为梦寐以求的电信份额,也被酷派凭借CDMA以及双卡双待技术轻松拿到手,在国内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多普达和酷派是当时知名的双巨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政府单位采购手机指定要酷派,就连商务人士购买手机的首选也是酷派,毕竟当时酷派可是国内唯一一个针对高端手机市场的品牌,一部新款酷派高端机售价能达到7000多元,并且酷派也是我国出口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唯一中高端国产品牌手机。

2008年,国内手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年酷派营收下滑20%,次年酷派内部成立了安卓手机研发团队,并在这年推出了品牌首款安卓手机,凭借这款手机酷派成功扭转亏损局面,2010年酷派在国内手机市场占有率排到第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千元机成为手机市场的顶流,这年酷派凭借推出超30款运营定制千元机产品,拿下了不少市场。高度依赖运营商虽然让酷派在短时间内吞下了大量市场,但也加快了该品牌逐渐边缘化的脚步。

2014年,运营商政策突然改变,无法依赖补贴继续推出千元机的酷派,在这一年营收暴跌,与此同时华为、联想以及中兴也纷纷调整路线,各自推出了子品牌。当时,酷派也随大流推出了子品牌iviv,可惜的是vivi的市场表现并不佳,2015年vivi年出货量仅3800万部,同年酷派营收暴跌4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OV疯狂线下扩张时,酷派早已经感受到危机,和奇虎360携手创办了奇酷,但仅仅半年时间里,酷派创始人就将手中18%股权转卖给乐视,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后,乐视的市值疯涨突破120亿港元。

到了2016年,酷派创始人眼看营收暴跌,早已经套现离场,乐视也顺理成章的成为酷派最大股东,而此时随着互联网手机的崛起,酷派已经深陷危机,乐视的大厦也即将坍塌。此后,酷派的实际控制又变成了陈家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9月,原华为荣耀总裁刘江峰出任酷派CEO,在他的大刀阔斧改革下酷派也没有如愿翻身。

2016年,酷派集团的亏损额达到了44.82亿元,2017年的亏损额更是达到了26.37亿元,此后酷派集团一直处于停牌当中,2018年到2020年的经营业绩也没有对外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二零二一年8月份, 香港联交所调查发布,在2016年7月到2017年3月期间,酷派公司有三组交易涉及金额人民币13亿并没有对外公布,违反了证券法,更过分的是这13亿交易事项贾跃亭输送利益,由此港交所强烈谴责酷派集团及6名前任董事,包括前执行董事及主席贾跃亭、前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蒋超、前行政总裁刘江峰、前执行董事李斌、张巍、刘弘。

最近,酷派公司突然对外公布了2021年的业绩,根据酷派集团的年报,021年酷派集团的营业收入是6.65亿港元,创下了近10年来的新低,下降了18%,高达5.72亿港元,同比扩大45%全年,只卖出了12.6万部智能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的时候,酷派集团CEO的蒋超,还表示会将市场拓展到海外,中国只作为制造基地,然而到了2020年底,酷派又宣布重回中国市场,三年内要重回国内手机品牌第一梯队,从销量上来看,几乎是难于上青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酷派发展史,最令人遗憾的是这家曾经的国产大厂,要技术有技术要经验有经验,最终却因为过度依赖运营商、没有跟上市场发展形势、受到乐视风波影响而走向了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