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ofo小黄车宣布破产 ,作为中国首家共享单车公司,它的倒台令所有人感到猝不及防,甚至很多人的押金都来不及退。

而ofo创始人 戴威 短短几个月负债上千万, 还被法院“限制消费” ,沦落为老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威和胡玮炜

他的悲惨结局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曾经与之分庭抗礼的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这位同样年轻的女创业家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呢?

单车市场混乱,挑战与机遇并存

2016年2018年之间, 共享单车行业呈现爆发式的生长衰落 ,因其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再加上方便快捷,深受人们的喜爱,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创业抢占市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2016年8月,在ofo创始人戴威再次拒绝腾讯投资部夏尧提出的 “走出校园,向城市扩展的建议” 后。腾讯将目光转向了正在起步阶段的摩拜,在2016年9月先后向摩拜进行了D、E两轮投资。

就这样,在这场资本大战中,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得到了腾讯 、红杉和高瓴三家资本的支持,而戴威却还傻傻等待着孙正义的18亿资金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一胡玮炜

资本的到来意味着行业领域的扩展,在胡玮炜的坚持和努力下,摩拜单车继续加大投放规模,遍布全国各地。

2017年, 摩拜单车的年生产车辆高达1000万辆, 成功代替ofo小黄车,在整个共享单车的市场内占据非常大的优势。

可好景不长,2017年下半年竟然迎来了共享单车的寒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一方面是随着共享经济的提出, 企业如果想要在狂热的资本浪潮中脱颖而出 ,就要拼尽全力抢占市场份额,他们甚至不惜打价格战,推出免押金和充值送大礼包等优惠活动。

当时的共享单车软件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开始了激烈的竞争。导致各大城市的路边堆满了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像:小白、小蓝等等。

在供需关系中, 供大于需就会导致无谓的浪费 ,这些停放多时且无人骑走的共享单车自然而然成为了移动的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是共享单车品牌的增加,造成大量过剩的单车数量,而共享出行的初衷也被资本竞争所改变, 如何管控成为了大难题。

因为前期疯狂抢占市场的缘故,导致许多品牌的单车质量下降,原本能使用三年的单车仅仅半年时间就面临报废处理。

比如会出现用户开锁时无反应, 或扣费不合理等非常多的问题 ,大大降低了用户对共享单车的体验感,因而丧失客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而企业如此高频更换新单车,也势必会造成资金链的断裂,最后陷入危机。

针对企业的竞争乱象问题, 各大城市相继推出了规范措施 。这对于用户而言是天大的好消息,但各大企业却苦不堪言。

这既是挑战,又是对共享单车行业的洗牌,而那些依靠资本催熟的企业在一轮又一轮的角逐中倒下, 此时的摩拜单车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2018年,共享单车进入最激烈的竞争阶段,当时摩拜的最大竞争者ofo小黄车因为不计运营成本大肆投放单车数量,且不了解用户的基本需要,赶不上市场的发展趋势, 最终惨遭淘汰。

而摩拜虽然占据了57%的市场份额,成为独角兽企业,但创始人 胡玮炜 还是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首先是市场份额的饱和,导致当初的投资蓝海已经变成红海,再就是各地管控政策的出现,多多少少会抑制共享经济的发展,最后就是摩拜内部已经有了亏损之势,即便不断有新鲜资本注入 ,但“入不敷出”已经成为了摩拜的“公开秘密”。

如果不趁着抓紧时间解决危机,那摩拜就是下一个ofo小黄车。

此时,正在准备上市的美团向胡玮炜抛出了橄榄枝。如果收购顺利,摩拜的困境迎刃而解,美团也能提高上市估值。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可对于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来说,为了实现理想或是抓住功成名就的机会,要不死咬着公司的控制权不松手,要不为了更大的利益作出让步。

Ofo属于后者,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威

胡玮炜当然不想步失败者的后尘,只能忍痛割爱,宣布: 卖掉摩拜。

对于每个创业者来说,企业既是事业, 也是辛苦“孕育”多年的孩子 ,要说舍不得,那胡玮炜当属第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毕竟亲身经历了摩拜创业初期的艰难,也见证了它后来的成功。

创业艰难,苦苦支撑

不同于ofo小黄车的创始人戴威,胡玮炜的成功可真的是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

1982年, 胡玮炜出生在浙江东阳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如同大多数人一样,她过着普通又平凡的生活。

因为父母从小灌输的“读书改变命运”的人生观,胡玮炜在学习上可谓是 “头悬梁、锥刺股” 般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爱因斯坦曾说: “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但通常情况下,那1%的天才要比99%的汗水更为重要。”

这番话印证了胡玮炜的成长经历,无论她多刻苦学习,成绩也只能勉强算得上班里的中等水平。

尽管如此, 胡玮炜始终保持着开朗的心态 ,绝不固步自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高考成绩出来后,她依照自己的心愿,考上了全国第一所民办高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攻读自己喜欢的新闻系专业。

按照胡玮炜的人生计划:找份好工作,结婚生子, 度过安稳的一生就是最大的圆满。

于是,2000年大学毕业的她辗转多个一线城市,最终到了北京,成为众多 “北漂族” 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在经历无数次的投递简历、面试后,胡玮炜收到了 《每日经济新闻》 的offer,成为了一名记者。

此后,她曾先后跳槽到 《新京报》、《商业价值》、《极客公司》 等多家媒体公司。而工资也从最开始的三千多块钱涨到了后来的一万多。

即便工作换来换去, 但胡玮炜的职业始终与汽车新闻类有关 。在此行业深耕的同时,她也结识了一众科技圈的大佬,给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2014年年初,胡玮炜完成了结婚生子的头等大事,她突然意识到:给别人打工,不仅没有展现自己的机会,也无法体现心中的职业价值。

就这样,胡玮炜选择了裸辞, 然后拿着几年打拼攒下的15万元 ,在北京胡同里租了一处四合院,成立了“极客汽车新媒体”。

由于资金越来越紧张,胡玮炜只好将四合院划分区域。白天用来办公,晚上就变身酒吧,对外营业,而她也在院子里举办沙龙 ,邀请汽车领域的大佬们共同畅谈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一次,胡玮炜请来了“轻客”智能自行车的设计师 陈腾蛟 ,他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交通工具造型设计专业,目前是智能设计领域的专家。

在聊天过程中,陈腾蛟表示自己正在设计一款智能自行车,胡玮炜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2014年11月, 胡玮炜将陈腾蛟介绍给了易车网和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 。但 李斌 却说智能单车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毕竟智能汽车才是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斌

随后,他又提出另一种创业思维:“有没有考虑做共享单车?那种用手机扫描就能开锁,随用随停。”

这番话让胡玮炜如获至宝,因为她在做记者期间,经常在外面跑来跑去,到很晚的时候就打不到车回家。

就算当地有政府提供的自行车,但办理起来很麻烦,而且还需要停在指定的位置, 非常浪费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所以,当李斌提出共享单车模式后,胡玮炜立即表示同意。

两人一番合计后, 决定将品牌的名字命名为“mobile bike”, 也就是摩拜单车。

2015年1月,胡玮炜关闭了“极客汽车新媒体”,带着李斌提供的天使轮投资146元,在北京海淀区成立了 “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因为此时的“共享经济”还没有被多数人所棘手,所以胡玮炜创业之初受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尤其是她的前老板——极客公园创始人 李涛“你疯了吧?这是个大坑你还往里跳。”

可胡玮炜依旧坚定地选择了这条艰辛的创业之路。她认为, 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尤其是产品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因此,胡玮炜提出:要打造出一款不掉链子、不掉漆、不爆胎,还要带有智能锁的自行车,并且要保证四年内都能正常使用。

面对如此刁钻的要求,当初那位提出智能单车设计的陈腾蛟在一个月后以 “无法胜任” 为由,递交了辞职报告。

为了解决无人可用的困境,胡玮炜三顾茅庐请来了做记者时认识的朋友——开云汽车的王超, 王超又 找来了前摩托罗拉设计师 杨众杰 和刚刚从日本回国的工程师 徐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就这样 ,摩拜公司初期的设计师团队成立了。

耗时半年之久,他们终于摸索出共享单车的核心设计之一——智能锁。

可新的困难出现了。

当胡玮炜他们拿着智能锁的模型寻求工厂做出可以量产的产品时,竟然遭到了无情的拒绝。胡玮炜说: “没有哪家工厂愿意为我们改变生产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选择自己建设工厂。但当时他们的公司已经面临停水停电的情况,每个工作人员只能汗流浃背地埋头苦干,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建厂。

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胡玮炜只能靠借贷来处理资金问题

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2015年11月,摩拜单车初版诞生,问题也随之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在胡玮炜的原本计划中,每个单车成本在200元,但现在已经飙升到了2000元。如果要投入量产的话,将需要一大笔资金。

李斌在听说了这个情况后, 找到愉悦资本的刘二海, 以自己为担保,让刘二海向胡玮炜投资了三百万美元。

有了资本的支持,摩拜单车正式开始批量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2016年4月, 100辆摩拜投放在上海的指定区域 。短短几小时后,所有单车都被骑走了,新的问题也扑面而来。

首先是车最后的停放区域五花八门,再就是客户反映无法与客服取得联系。

胡玮炜有些懵了,她满脑子都是如何让共享单车尽快投入使用, 但管理问题却是一窍不通。 为此,她只能邀请到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王晓峰,这些问题才得以妥善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晓峰

而后,李斌再次出手相助, 通过各种关系让胡玮炜与富士康搭上了线 ,从而降低了摩拜单车的生产成本,实现了当初估计的200元。

此后的摩拜单车势如破竹,成为了共享单车市场的黑马。但物极必反,万物都有衰败的时候, 作为创始人的胡玮炜必须把握机会 ,才能避免最坏的结果出现。

出售摩拜,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2018年4月3日晚上,摩拜公司召开全体股东大会, 同意美团以27亿元全资收购摩拜 。这场共享领域最引人瞩目的收购大会最终尘埃落定。

而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短短三年中,从月入四位数的记者,成为了投资圈内炙手可热的新秀,其身价至少15亿,其中可套现身价高达9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有人说,这是一场堪称教科书式的逆袭: 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这都要归结于胡玮炜令人惊奇的商业眼光,她先是发现商机,后找出规避商业风险的方法,立马脱身。

但是, 年仅36岁的胡玮炜并没有因为巨大的身价而停止前进的步伐 ,与原摩拜单车CEO联手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发展业务包括计算机软件开发、咨询以及技术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如今她的公司虽然没有当初的摩拜一鸣惊人,但其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并且还有向国外发展的趋势。

俗话说: “赚钱的永远是少数,因为敢于冒险的人并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玮炜

而胡玮炜凭借着说干就干的果敢和真诚待人的品质,追求到了她所热爱的事业,获得了最后的成功。

如今的时代最珍贵也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它能让每个心怀梦想的人, 去无限接近想要到达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