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艺术一定是美的吗?

画家宝松答:

艺术一定是美的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艺术一定是美的。但这个肯定的答案要有一个重要前提。这就是:凡是能称之为“艺术”的事物(包括作品、行为、形象甚至是一些想法等等),它的本质一定是美的。

那么,什么是艺术呢?简单通俗地讲:不论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或方法,凡是能表达出对世间万物的情感;对善恶的诠释;对是非的阐述;对人生的感悟;对美好的憧憬等等内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展示的作品或提出的理念。而这种作品、行为和理念能带给他人“美”的感受;深刻的思考和精神层面的提升,都可以称之为“艺术”。

但,是不是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都能产生“艺术品”或是“艺术行为”呢?这却不尽然!首先,这种创造艺术的“手段”和“方法”必须是“他人能接受的方式”。举例说:一个在古建筑上随意刻画的“到此一游”,即使他的刻画水平堪比王羲之、颜真卿又如何能称之为“艺术”?那些像跳大神一样的“江湖书法”者们为博人眼球的“射书”“滚书”甚至“菊花夹笔胯下成书”之类的所谓作品,如何能称为艺术?时下,这类“伪艺术”和“假艺术”在社会上并不少见,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对“美”的审视是需要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和做出自己的判断的。这一类的“伪艺术”定是丑陋龌龊的。

书归正传,知道了“伪艺术”是丑陋的就能知道真正的艺术是“美”的吗?那也不一定。我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艺术”这个词,是可分为“艺”与“术”两方面的。“艺”通常是指“有内涵令人思考、有创意令人激动、有哲理令人感悟、有意象令人佩服”等等与造诣相关的内容。而“术”通常是指“技法精湛、色彩纯熟、惟妙惟肖的像、足以乱真的似”等等与技法相关的内容。能做到两项合一者必成艺术,而任何只顾单项者绝不能成为最高艺术。纵观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是不是能做到“艺”与“术”俱佳的人,他们的作品就能呈现出艺术的“美”呢?我的回答是:那是一定的!

有的人会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哪里有什么“一定是美的东西”?

从表面上看,对任何一个事物(包括对艺术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认知,这不假。其实,这种看法上的不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对于“美”的认知差异 ,仔细分析后才会知道,而是对于美的“层次”上的理解和认知不同。我不止一次的谈过,美是有层次的:绝大部分艺术品的层次是“优美”层次;比此类低“所谓”的艺术品(有很多可以归类于伪艺术)是“媚美”层次;而最高境界的艺术则是“壮美”层次。处于这三种不同的“艺术层次”的人和作品是不能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的。而人们对这三类艺术的理解和认知也会大不相同。可以说,审美是个学习修行的长期过程,不能一簇而就。

“壮美”的艺术能带给你力量与激动,产生气吞山河的壮志豪情。能够让你思考与憧憬,感悟到人的心声。能够令你闻到书画中的香气、感受到琴键上的雷鸣。能够让你爱家爱国,爱大自然和爱众生。

“优美”的艺术有着精美细腻的外表,无可挑剔的眉眼和体型,绝对合理的黄金分割,精准的透视和与实物不差丝毫的色调。“优美”有着过于细腻的外在描述,却缺少了对“内在”的发掘和提高。“优美”虽然也有着优雅的美好,却永远达不到“壮美”的思想高度与灵魂情操。

“媚美”层次的作品,充斥着矫揉造作和虚张声势;充满溜须拍马和阿谀谄媚;千人一面的固有模式和题材单一的自我吹嘘;文不对题的题跋诗作和故弄玄虚的假大空、骚招摇;自命不凡的“坐四望五”和错字连篇的“福祸”笑料。这些既没有“优美”的雅致更没有“壮美”的豪情,剩下的只有沽名钓誉的躯壳和贻笑大方的糟粕。这种“媚美”层次的作品本质上来说是不配称之为“艺术”的。

所以我说,“艺术”(包括艺术品和行为)一定是美的。反之,不能称之为艺术的事物与人“美”也就无从谈起。当你看到他人(有时候也会是大多数人)都认定的艺术品在你眼里并不“美(甚至还很丑)”时,不要急于做决定。看看是不是需要在美学知识上提高一下自己?或许,在弄懂了“美的层次”之后,你会对美的理解有了全新的看法和认知。

2021.2.2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道歌》纸本大写意人物画 82x62cm 画家宝松 2021.

《知道歌》

知道,不知道

不知道,知道

知道难道不知道

不知道难道知道

知道不知道难道

知道不知道,知道难道知道

知道难道,难道不知道

世上之人多喜聪慧,万事皆晓无所不知,殊不知此类人才是无知之人。清扬州八怪板桥氏之难得糊涂,可谓精妙。实为后人之警言也。正是养不在衣帽,学不在衔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