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融入当地民间特色舞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自身实践能力与互动交流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将当地民间舞蹈纳入音乐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选择课本中适宜当地民间舞蹈的民歌作品。在小学音乐教材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家乡歌舞情”中有多首河北当地民歌,其中《放风筝》是一首流行于河北沧州南皮一带的传统民歌,旋律优美,节奏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阳春三月,姐妹二人游春踏青、放风筝的愉快心情。歌曲采用民族五声宫调式,二拍,由四个乐句和两小节的衬字及一个重复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的旋律轻俏、委婉,表现了姑娘们在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的三月,出门踏青时兴高采烈的心情。第三、第四乐句的旋律呈阶梯式下行,最后落在主音上,好似风筝在空中上下翻飞,姑娘们与风筝嬉戏比美的动人场面。最后六小节是补充句,使欢快、活泼的情绪得到了进一步抒发。在这首歌曲中,大量衬词的运用增加了歌曲欢快的情绪和浓郁的民族风格。这首民歌的旋律曲折多姿、优美委婉,特别是下滑音的运用以及带有轻盈弹性衬词的穿插,使之妙趣横生,不仅增添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塑造了姑娘们活泼、俊俏的形象,也赞美了随风荡漾、精工巧制的风筝的美妙形态,宛如一幅色彩浓淡相宜的民俗风情水墨画,十分引人入胜。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加完善。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通过不同阶段音乐教学中歌唱、欣赏、器乐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些音乐审美能力。

从当地民间舞蹈表演歌曲中感受民歌韵味。落子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表演时是把几支民歌连起来边歌边舞,演唱的民歌有30余首,最常用的就是《放风筝》,落子是南皮人自己的艺术创作,特别受当地人的青睐。

据传,落子已有150余年的历史,而杨八庄子的梅派落子则早在清雍正八年左右就开展了活动,落子的兴盛期是在清末民初。起初,落子的表演形式、演员的增减、服装头饰的更换,要完全依据人物、内容的需要而定。随着时代的发展,落子已成为同等数量的男女青年表演的集体舞。在道具的配备上是“鞭”“板”“扇”的穿插配合。南皮落子由于吸收了民间武术和古典戏剧的一些表演特色,所以表演时热烈健壮、欢快豪爽。

课堂教学中,表演欣赏能直观体现出落子舞蹈的主要特点,“落子”特点造型多注重曲线美,讲究韵味,这就更要求技巧的掌握程度。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对其产生正确的理解和深刻的感受,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作品的基础上开展“二度创作”,在创作中加入表演。表演一方面让人创造音乐,另一方面让音乐塑造人,人乐在互动中彼此同化。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在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基础上进行表演,也是一种艺术交流的行为,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民歌韵味。

我们在不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基层教师也更为看重。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而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灵魂,当地民俗舞蹈又是民族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因此要使民族音乐在小学教育中不断得到发展、传承和弘扬。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沧州市车站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4月13日第7版

作者:初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