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洗了眼睛,也洗了耳朵。”

《我的阿勒泰》太治愈,旷野的风,青涩的恋,景人都美,音乐也是真好听。

于适在夜色下弹唱的《月光》,周依然在聚会上跳的《黑走马》,还有细细密密的冬不拉,一切都在把散文具像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我的阿勒泰》配乐,从哈萨克传统舞蹈曲目到民族音乐家叶尔波利的原创,还有配乐家高小阳的作品,狠狠给尘嚣中的人们洗了一遍耳朵。

来盘点一下《我的阿勒泰》里的歌单,感受漫开的,无边无际的自由,以及那些未出现在剧中的民族音乐“遗珠“:哈萨克音乐。

1.

于适唱到戛纳的《月光》

哈萨克歌谣的冰山一角

那首《月光》:一响起,巴太和文秀的故事,就娓娓道来。

最后一集片尾,巴太和文秀分别三年后,巴太从一片血红中遁入黑夜然后走来,脸从黑暗变成明亮,两人久别重逢,等来了这首完整的《月光》。

这首歌去年先因为演员于适在抖音弹唱火起来,然后唱到了戛纳电影节,但最适配的场景还是在剧集里。

这首《月光》原名为《日出》。创作者与演唱者是民族音乐人叶尔波利和热依达夫妇。两个人都是来自新疆阿勒泰的哈萨克音乐人。《日出》由叶尔波利作曲,热依达作词。对于哈萨克人而言,无论是万籁俱寂时的第一抹日光,还是夜晚时的皓月当空,都是无可替代的感性,也有着缠绵的思念。

“我们的祖先最早是没有文字的,大家通过歌曲记录历史、歌颂自然、抒发感情。所以,哈萨克族的歌曲唱起来,既像书,又像画,唱着唱着,歌里的景物就浮现在眼前(摘自《新周刊》:《月光》火到戛纳,不止是因为于适)”。

可能真的是太小众了,在《月光》之外,也许很多脍炙人口的歌谣,可能还有许多听众未意识到来自哈萨克。

比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在哈萨克语版本中,这首歌的歌词是来自新疆巴里坤的著名“阿肯”(歌手)哈里亚科拜尔 · 纳玛兹拜依于 1933 年创作于甘肃地区,取材于那个带着民族记忆的故事:哈萨克族大东迁。

除此之外,《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也都是哈萨克族歌谣,经汉族音乐家的采集改编,被更多人知道。

在少数民族音乐里尚显得小众的哈萨克音乐,也随着剧集热播被更多人看见了。

2.

无处不在的冬不拉

“歌声与骏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

“音乐,是阿勒泰风景的具像化。”

从热烈欢腾的《黑走马》,到少年巴太弹起的冬不拉...看完《我的阿勒泰》,又深深感受一遍那句古老的阿勒泰谚语:骏马和歌声,是哈萨克人的翅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娟笔下广袤粗野,又细腻缱绻的风景,在音乐中展开。

冬不拉无处不在。除了《月光》,《我的阿勒泰》里同样让人回味的,是出现在第四集片尾,巴太一家迁徙时的冬不拉旋律《白色的波浪》:这首歌的演奏者是新疆哈萨克音乐大师,库布孜大师沙依拉西 · 加尔木哈买提,他在 2013 年去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的乌伦古尔湖坐船环湖时获得灵感,一个月后唱作此曲。

作为哈萨克族最重要的传统器乐之一,冬不拉是我们理解哈萨克的重要方式:可以是日转星移的大景,也可是某个小确幸的瞬间 —— 剧里沙依拉西 · 加尔木哈买提的另一首歌《人间天堂》,则让人看见满目的绿色,让人想起某个放松的日光明媚的午后。

舞蹈也无处不在。当李文秀误会巴太意境订婚,她和演员阿丽玛饰演的好友托肯,在乡村舞会上“发泄”地跳了一支舞 —— 醋意甚至让李文秀的动作有些狂野变形。此时响起的背景音乐是《黑走马》。

这首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曲目,是办宴席和结婚的常客:“只要跳起哈拉角勒喀舞,人们蜂拥而至热情难挡”,瞬间便照应了那句“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3.

除了原声带

他的歌谣让你听见哈萨克的美


闪亮与欢乐之外,是哈萨克音乐的另一半, 裹挟着自然和历史的忧伤。

踏雪死去的时候,巴太的世界也坍缩了一半。眼睛充血到无法看清一切,世界变成红色,草原也变成红色,脸上燃起了火焰。这时候响起的配乐也很妙,叫《悲壮的抉择》,来源是一首古老的哈萨克民歌叫《在你眼眸的深处》—— 这首歌曲,是十九世纪哈萨克最负盛名的诗人阿拜写给死去的儿子的:“我潸然泪下,奋笔疾书,对你的泣诉。”

游牧中的哈萨克族,在迁徙过程中吸收周围民族的文化,例如中亚和新疆、俄罗斯、乌克兰、塔塔尔等:在迁转过程中,丰富的民间文学,深化、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被放进长诗,串起民族的记忆,藏进音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我的阿勒泰》再多拍两季,这些歌谣便会被听到。

叶尔波利,马木尔...一众来自哈萨克的音乐家们,都在歌声与器乐将民族的记忆的绘下。

这当中,当然有米兰别克 · 阿克赛。 来自国内哈萨克族的传奇乐队 IZ 的米兰别克,去往新疆采风,花了几年时间走访民间艺人,也曾在斯布孜额演奏专家的家里住了一个夏天,专研演奏技巧与制作方法,将现代音乐和民族元素平衡,把哈萨克人的生活与文化放进音乐,用一张同名原创专辑《米兰别克》,用 11 首纯民族乐器、民歌改编与原创作品,编织了旷阔而细腻的阿勒泰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忆渐次回到眼前。哈萨克语版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无情的世界,Sonau Als Xalhayda),还原原曲中那些关于 1930 年代哈萨克族人从新疆迁徙至青海的故事。这是国内首次哈萨克语版本单曲正式推出。

哈萨克族的历史与文化,都在音乐里。这首《棕雁》改编自 18 世纪哈萨克大诗人布哈吉绕长诗中的一节,在过去哈萨克族学校课本中都会学习这首诗。歌中唱着 的那些沉稳内敛,甚至固步自封的哈萨克人:“恋湖的棕雁,总是不知滩头的安逸” —— 想起了剧中那个将牧场视作生命意义,对儿子的爱常常不言说而内化的父亲。

在冬不拉之外,哈萨克有太多的传统乐器。比如口弦琴。米兰别克创作《快节奏的风》。模仿猎豹捕猎时的速度,比喻时间的飞速流逝,对照哈萨克人过去的慢生活。也有在快速现代社会之下,族群的乡愁。

还有这首传统的哈萨克歌曲《阿克巴彦》,米兰别克用乐器模仿环境乐器声,道尽生命与自然,爱的缱绻和忧伤:更懂得张凤侠眼睛里的含义,碧波晚霞倒映在眼眸里,不止有情爱,更是天地眷恋间对自我,对生命的认可。

看《我的阿勒泰》的哈萨克族,在世界边缘间,天地留白,现代语言留白,若有情意,在自然,在音乐舞蹈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言不语,引人遐思。” 也像极了哈萨克音乐本身。

更靠近自然,所以也更广阔。就像那句治愈千万人的话一样:去爱,去生活,去受伤

支持米兰别克哈萨克原生态民谣

同名专辑《米兰别克》

领略哈萨克音乐的别样魅力

“他的音乐能表达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