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里,伴随着钢架被拆除的声音,位于北京通州区杨庄街道的两处新生违建被依法拆除,充分彰显了街道对新生违建的“零容忍”态度和铁腕治违的决心。

两小时拆除扩建阳光房

4月8日,有居民向杨庄街道反映,巴克寓所小区5号楼顶楼业主正在扩建阳光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街道执法队“接单”后,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情况,并责令业主立即停工。据悉,业主谢先生家露台原有一个占地约9平方米的阳光房。由于阳光房外围栏杆腐蚀严重,需要更换,趁着翻新的机会,谢先生将原有玻璃房拆除,并向外扩建40厘米,改成预计占地12平方米的新阳光房。“因为疫情的关系,我需要经常在家办公,想将阳光房作为工作室,宽敞些工作起来也方便。”谢先生说。

起初,谢先生觉得自己对房子有处置权,并不认为扩建后的阳光房属于违法建设。对此,执法队工作人员王明晓进行耐心讲解,表示依据《北京市禁止违法建设若干规定》第二条,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规划许可文件的建设工程,均属于违法建设。依据《北京市禁止违法建设若干规定》第十条和《通州区在施违法建设若干规定》第六条,要对新生违法建设进行拆除。

详细了解法规政策后,谢先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同意拆除扩建部分,将房体恢复原貌。下午4点半,执法队安排8名工作人员进行拆除,同时在周边拉好警戒线,安排人员值守,提醒过往居民、车辆注意避让,以免发生危险。两个小时后,新生违建全部拆除完毕。

依法拆除违规防盗网

“我家住在2楼,1楼最近新搭了防盗网,太高了,打开窗户就能看见,非常影响视线。”日前,执法队接到世纪星城兴业园社区居民反映,1楼住户新搭建的防盗网过高影响其生活质量,希望街道出面协调解决。

据悉,1楼周围原有高约1.3米的护栏,1楼业主李先生为了安全起见,将原有的围栏拆掉,更换为高约2米的围栏,并在顶部搭建了防盗网。

“李先生在外地做生意,家中长期没人,只能通过电话联系沟通。”王明晓介绍,在接到投诉后,执法队多次与李先生联系,表示根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家中搭建的防盗网影响市容市貌,且对同单元住户生活造成影响,要依法进行拆除。

执法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通过劝说,得到李先生的理解和认同,但多次沟通未果。依据法规规定,4月10日,执法队对该处进行拆除,恢复围栏“原貌”。同时,要求社区、物业加强巡查,发现类似情况第一时间上报街道。

下一步,杨庄街道将持续保持控违的高压态势,加大巡查管控力度,依法打击和整治各种私搭乱建的违法行为。同时,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巡查执法,确保无新生、减存量、除隐患,为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推进文明城区常态化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