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书法家强调书法是书写者内心情感的表达,正所谓“端己正容”,正人心,开圣道。

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字如其人 ,通过字迹可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有的人字迹潇洒,有的人严谨。所以具有高尚人格、品行高洁的书法家,也就受到大家的敬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唐穆宗向柳公权请教书法精要,而柳公权却用“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用此讽刺唐穆宗荒废政事,被后人称为“笔谏”。还有后世也将颜真卿的书法特色于他的人格相联系,欧阳修更是如此评价颜真卿“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晚期也有一位与颜真卿一样刚正不阿,抵御外敌入侵,为官清廉的官员,曾国藩评价他“真不可及,吾辈当以为法”。

这人就是清朝“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林则徐一生以清廉著称,在他任上老百姓将他称为“林青天”,始终将国计民生作为仕途上的头等大事,而他自己所写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自己的真是写照,为国家的兴盛和富强呕心沥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仅是一位民族英雄,在书法方面也是登峰造极,林则徐的书法一改明清时期流行的馆阁体风貌,汲取苏、黄、米、蔡四大家的精要,在欧体书法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再加上他的人品修养,最终自成一体,正如林则徐自己对郭伯荫所说:每日临摹学习《皇甫碑》和《灵飞经》两帖,其“风神两得,不至偏于一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37年林则徐被派往广州禁烟的前期,亲自抄写了一部《佛说无量寿经》,这部字帖通篇的豪爽,给人一种端庄大气、正直清廉之感,这就是“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真实的体现,可以称之为“清朝小楷之最”。正如清朝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所说的“少穆最工小楷,出联自然璧合”,对林则徐的小楷给予高度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则徐的这部《佛说无量寿经》楷书作品刚劲有力,每一个字都干净利索,每一个笔画也是十分灵动,在刚劲中又透着秀气,每个字都是端庄中正,将其人品中的清廉刚正体现在书法中,展现了林则徐的人生追求,对国家兴盛的努力,维护国家稳定的士子之情。是他人品与书品相得益彰的典范,可谓是书法中的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林则徐的书法作品,在中国近代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