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牛羊APP是国粮鲜生商家端的落地工具,满足了国粮鲜生商家端的使用需求。而作为APP的底层基石,程序员又是如何通过“0”和“1”完美实现这些场景呢?

1

编程是专业技术

程序员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他需要将产品经理提出的各项具体需求固化成各种思维和逻辑,并将这种逻辑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设计出来,但这种设计是建立在对编程语言的熟练掌握以及对编译工具的高度应用上。

在开发领域,无论Android还是iOS,最资深的不过十四年。国粮鲜生的开发人员半数以上具备近七年的开发经验,熟练使用Object-C、Java等开发语言及Xcode、Interface builder、Android Studio等开发工具。

据iOS端工作人员介绍,国粮鲜生置入在原有国粮牛羊APP中的,在开发初期秉持着先上线,再完善的迭代思维,用了大概10天的时间发布了第一个版本。他说,“不仅是我们iOS端,Android、小程序,乃至整个技术部的同事都在厉兵秣马,一腔热血地干一场。”在此后的三个月时间中,国粮鲜生iOS开发团队迭代了四次,几乎每20天迭代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iOS端基于苹果生态,审核上架标准极其严格,所以这要求开发者必须对审核条款有细致且系统的理解。“过审核最基础的是要功能完整,在上传的时候保证元数据的准备不出错,还有一些细节问题,例如不要有黑边、icon要一致等等,所以一个合格的iOS开发要对规则烂熟于心,在开发中规避掉这些问题”他说。

2

编程是美学思维

放大、缩小、双击、滑动这些操作属于前端活动最基础的部分,良好的交互操作能够带来舒适的使用感,但这种良好是建立在程序员的美学和产品感觉上。所以,程序员既要写出干净的代码,又要具备美学思维。

当然,它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架构、前端活动、格式代码等,还体现在对质量和效率之美的追求,它更强调的是解题之美。

简单来说,如果产品经理的需求是试卷,那开发的程序员需要做的就是解题。这种解题可以说是开放性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本质考察的是一个人对待产品及代码的严谨性和思维方式,最终让代码在手机上翩翩起舞。

国粮鲜生iOS端的工作人员表示,“开发国粮鲜生其实代码量并不大,但随着用户的增加,你需要考虑它的生长问题。所以需要我们就得做出现阶段最优质的代码,打开思路,尝试最优解,避免bug,毕竟等之后大规模运行起来,你再想消除底层bug是很周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编程是价值落地

企业技术同实验室技术不同。实验室技术是面向未来的“仰望星空”,以香农为例,他设计出的第一台计算机由于没有实用价值并未面世,直到上世纪50年代,在真空管的助力下才成功落地。但企业技术则永远服务于业务,只有能够解决某个领域的问题才有价值。

国粮鲜生开发者表示,价值落地有赖于对产品逻辑的理解,任何不明确的地方都需要及时同产品经理沟通,这样才能准确实现需求。在他看来,完美实现需求,达成价值落地需要把控两方面:

一方面,是塑造架构,即依据业务场景,梳理技术细节、扫清主要难点。国粮鲜生的开发重点在于逻辑架构。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并不难,难点在于完美运行。由于国粮鲜生是作为模块嵌入到国粮牛羊中,所以还要考虑整体的技术架构,分析随着用户量的增长现有架构是否合适,洞察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为不断、有序地演进制定可行性方案。

另一方面,是校准逻辑,即根据不同模式准确应用不同思路和方法。国粮鲜生的开发主要使用Objective-C语言,也需要用到自适应布局,多线程,内存管理,性能优化等,合理运用不同设计模式,能够减少开发中的弯路。而且经常做Review,也能保证代码前后风格一致,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做好一个APP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很多,专业、美学、落地价值缺一不可,而国粮鲜生已经冲出了起跑线,奔驰在赛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