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处士,不是什么官职,是对有文化而没做官的读书人的尊称。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到的选择。

早期的“处士”名声很大,具有一定的政治、社会影响力,而往往不愿意与当政者合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越往后,处士的“含金量”越低,其德才和社会的影响力越低。

处士是读书人,有才而不愿做官,原因是看破红尘,只读书不做官的典型代表。读圣贤书不求官,光大中华文化,维护社会一方平安。中国历史上的清朝,重八旗轻汉人,统治中国近300年,社会庸败,朝政混乱,财政负担沉重,特别是中后期,入不敷出,捐官卖官,明码标价,使一些读书人有才不能做官,也有些读书人只读书而不愿做官。

牛渠村已发现清代时期,有四名太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层次都很高,但都没做官,却为村内及社会上做出不少贡献。如大清光绪十三年太学生王用贤石刻碑记载:“生平好义轻财,周困济急,幹才筑寨,以防寇患,开渠以兴水利,捐赈以救穷饿”;太学生王若贵:“素慷慨好施,遍及遐迩”;太学生王聼德:“恩义兼尽”社会上都有相当高的评说,但都没有做官,具有一定的精神情操和难以想象的毅力,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出土发现了清代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75年)处士王公碑,是牛渠村王姓的荣耀,为王姓后人树立了榜样,为牛渠村王姓(南门一支)生息迁徒提供了准确信息,是一通珍贵的石刻碑,现粗略整理如下:

碑首: 左“月"右“日”居中“皇清”

碑文:九佃字开疆四世祖娶马关氏口口口口佰初口口口口海娶李氏生堂兄二人同迁陕州长讳魁娶杜氏生已爵次口口口一财口口口上断峡村二堂兄口口□口氏生二子长一有次一富星殁茔陈庄村二堂伯治武娶郑氏生堂兄讳台娶囗氏无嗣承断人口囗口口口三重娶梁氏生孙父四人伯父讳治县娶吴氏堂兄四人讳琯壮岁迁陕居之熊耳山东南寨沟娶梁氏生侄兄弟七人长讳一夆次子一芳四一室室长孙希圣已入州庠五一吉六一林林孙吏员现存椎三侄一堂兄一侄一合堂兄殁未归祖茔诸侄之殁亦随兄同墓陕境二堂兄讳玫娶贾陈氏生子一玉三堂兄讳玻娶韩氏生子一法四堂兄讳须娶李氏生子一宾一善一相三人三伯父沛治猷娶吴氏生堂兄讳奇堂兄娶王氏生子一柱三伯父少亡无翤孙父讳治身口母张黄氏生二人兄讳正娶梁氏生侄一禄一贤一环一帝四孙名用娶张氏生子鏸孙恐世系繁乱难记故由曾祖迄今并勒石以垂不朽

四世孙王用率侄仝立

合宾堂柱善相有富圣胜帝贤禄财载爵

孙陕庠 希圣 代撰并书

大清乾隆肆拾玖年口次甲辰姑洗月下浣谷旦

(说明:碑文中“口”为缺失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吴电智,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人,热衷于家族文化研究,现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