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叫“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这里面提到的子敬和周郎又分别是谁,究竟有多厉害?

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

事实上,“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这句话,乃是诸葛亮所说的,而其中的子敬指的是鲁肃,周郎则指的是周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周瑜惊叹于诸葛亮的才华,想要将诸葛亮收为己用,但是诸葛亮不答应,于是为了东吴的长远发展,周瑜决定诛杀诸葛亮。周瑜请诸葛亮星夜往聚铁山,断曹操粮道,表面上来看,周瑜是为了大局着想,但实际上,周瑜此计却是假借曹操之手,消灭诸葛亮。而诸葛亮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于是他便说出了“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这句话!从诸葛亮说出这句话的意境来看,很明显这句话并非什么好话,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这句话的意思是,鲁肃用兵只会打伏击或者守卫关卡,而周瑜用兵只会水战,说白了这两人虽然名气大,但用起兵来,都只会取巧,而不擅长陆地上的正面作战,也就是说吴军不擅陆战!诸葛亮侮辱吴军,说他们不擅长陆战,这直接把周瑜给激怒了,以至于周瑜决定要自己亲自带兵去截断曹操的粮道,殊不知这正好是诸葛亮的计谋!诸葛亮说“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这句话,本意就是激怒周瑜,以此化解自己的危机!

诸葛亮的那句话,直接把鲁肃和周瑜贬斥得一无是处,那么真实的鲁肃和周瑜,真的就如诸葛亮所说的话一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诸葛亮这话本身就是故意拿来激怒周瑜的,真实的周瑜和鲁肃,非常厉害!

鲁肃

鲁肃这个人,看起来老实憨厚,没啥大本事,且老是被诸葛亮和刘备坑害,但事实上,鲁肃是大智若愚,他的每一步,都符合东吴的利益!曹操南下,威胁江东,鲁肃建议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坚决不能投降。而且在鲁肃的操作下,刘备最终也答应了联合孙权,最终取得奇效。

赤壁之战后,鲁肃又建议孙权继续维持和刘备的关系,甚至将荆州借给刘备,最终促成了三国鼎立。很多人认为,鲁肃此举太过软弱,若不是他,孙权完全可以吞并刘备,和曹操二分天下,哪里会有三分天下的局面?事实上,持有这种看法的人,把问题想得太过简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江东,孙权的地位并不稳固!赤壁之战前,整个江东,大多数人都劝孙权学刘琮的样子,直接投降算了,可见众人并非完全臣服于孙权,孙权的统治并不牢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鲁肃需要联合刘备,以争取处理内政、加强内部统治的时间。另外,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中大败,但其实力强大,且南阳郡还在曹操手中,曹操对荆州仍然具有巨大的威胁,若此时孙权对刘备动武,不仅内部不稳,而且容易遭到曹操的打击,最终引发大乱!

所以说,对于当时的孙权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撺掇刘备去对抗曹操,以减轻东吴的压力,方便孙权加强内部统治,提升东吴实力!鲁肃的计策,看似懦弱,实则完全符合东吴利益!在鲁肃的运筹帷幄下,刘备孙权的实力越发强大,对曹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而鲁肃死后,刘备和孙权闹崩,损害了联盟利益,给了曹魏喘息之机,这也侧面印证了鲁肃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瑜

周瑜的强悍,在于其军事指挥能力!赤壁之战,众人都以为打不赢曹操,结果在周瑜的出色指挥下,曹操被打得大败,损兵折将!南郡之战,曹仁多么强悍,结果在周瑜的打击下,灰溜溜退出南郡。之后的周瑜,又谋划着进攻益州,若是这个计划成功,东吴实力必将更进一步,逐鹿中原也不是没有可能。遗憾的是,周瑜英年早逝了,东吴也损失了一个既有大局观又擅长进攻的统帅!

结语

总的来说,“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指的是东吴军队陆战能力不行,鲁肃和周瑜作战都只会取巧。而事实上,此话乃是诸葛亮故意说出来恶心周瑜的,真实的周瑜和鲁肃非常厉害!鲁肃的大局观、周瑜的军事能力在当时的天下,都是首屈一指的!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