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斯洛伐克政治学者赫梅拉尔在接受捷克政治网站采访时指出,俄罗斯将自己的重心转向东方市场,对于欧洲而言将是一场灾难。赫梅拉尔强调,如果由于俄罗斯的经济重心转向而导致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关系破裂,欧洲将会彻底依赖美国提供维持欧洲工业机器运转的能源产品。
赫梅拉尔表示“欧洲睡过头了”,不能独立实现关键能源在体系内完成供给的欧盟,根本无法与俄罗斯、中国等等新兴经济体的联合体展开竞争。除非欧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联邦”,否则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将会持续边缘化,欧盟根本没有未来。
除了赫梅拉尔,当前正处于竞选最激烈阶段的法国总统候选人勒庞也表达出类似的观点。勒庞强调,俄罗斯尽管经济总量不大,但是其国家实力却远超其经济表现。俄罗斯与中国等新兴势力关系进一步密切,将使得欧洲“失去确保欧罗巴大陆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勒庞扬言,如果自己当选自己会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保证中俄两国“不会走得太近”。
无论如何,当前许多欧洲政客开始如梦方醒:一味地盲从美国的制裁策略、被美国忽悠过头的结果就是自己成为给美国战略实施成本买单的“冤大头”。俄罗斯如果真的实现“向东看”,那么欧盟的未来就“废了”。
俄罗斯向东看意味着什么?
从供需的角度,欧洲需要俄罗斯将欧盟视为“座上贵宾”。从欧洲与俄罗斯的实际贸易情况上看,欧洲接近半数的能源产品、粮食以及化肥需要俄罗斯提供。尽管当前的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商品繁多,但是石油、天然气等基础能源产品仍然是国际贸易之中的“硬通货”。对于欧盟而言,对于俄罗斯形成能源依赖局面并不危险,因为这可以将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利益进行绑定,有助于缓和双方在地缘政治领域的一系列分歧矛盾。
在欧盟看来,如果俄罗斯在西方阵营国家施加的强大制裁下被迫执行所谓“向东看战略”,优先向东方的大市场提供俄罗斯生产的能源产品,那么欧盟不得不寻找替代品。而如何替代俄罗斯能源产品,当前欧洲已经拿出了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为“清洁能源方案”,旨在使用氢能、新能源技术取代化石能源产品。这个方案的实施代价相当昂贵,首先是时间成本,根据欧盟的预计即便是在最乐观的情况下都需要消耗十年的时间;其次是资金成本,当前欧盟的工业体系需要进行适当改造才能够适应新能源背景下的量产。
很明显,如果欧盟相信自己能够拥有十年风平浪静的转型时期和足够的财力物力推动能源改革,当前的欧洲战略决策层也就不用担心俄罗斯“向东看”了。
图为法国南部光伏公园
第二个方案为使用美国能源产品替代俄方石油天然气。经过页岩油革命后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主要产油国家之一,欧洲需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可以直接从美国方面购买。然而,欧盟很清楚,在能源等领域依赖美国的结果可能相当惨痛——美国在欧洲的话语权将会继续升高,德法等欧洲领头羊心心念念的所谓“独立自主的欧洲战略”也将彻底沦为泡影。欧盟届时只能进一步成为美国的“提线木偶”。
俄方需要拥抱东方伙伴
欧洲媒体在论述俄罗斯“向东看战略”时,总是试图将中俄进行捆绑,似乎俄罗斯实施上述战略就是为了和中国结盟。这种说法相当片面,实际上从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特别军事行动以来,谁是俄罗斯的朋友,谁又是俄罗斯的敌人已经相当清楚。在当前的局势下,俄罗斯需要拥抱东方的伙伴。
在这些伙伴国家之中,中国对于俄罗斯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当前中俄双边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俄罗斯副总理此前透露正在尝试推动以人民币结算中俄双方能源贸易的相关合作,一旦成功,意味着俄罗斯的能源产品在人民币的锚定下将具备更强的价格稳定性。同时,中俄双方的合作也在不断的向外发出不同于西方语境下的声音,让国际社会更深刻的了解到当前乌克兰问题的内核以及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集团的真正图谋。
显然,在俄罗斯的伙伴名单之中还有印度,作为南亚次大陆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印度在关键时刻顶住了来自美日澳英等方面的压力,坚持自己的中立地位,甚至不顾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禁令加大与俄罗斯在能源和农产品方面的贸易力度。在俄印双方合作的坚实历史成果的基础上,俄罗斯向东看能够拥有大量的伙伴和高质量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执行“向东看战略”将会对美国主导的盟友体系产生意想不到作用。一旦俄罗斯将目光重点放在远东方向,在俄罗斯的强大威慑下, 日本方面在日俄关系上实际上没有太多选择,只能与俄罗斯之间形成稳中有进的关系格局。从2016年到2019年,尽管日俄双方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多次爆发口水战,但是双方仍然签署了上百份备忘录以及合作文件。
日本与俄罗斯之间在远东开发领域的合作加强,将使得日本的利益构成因素更加复杂,其结果就是日本在进行区域战略决策时,必须要好好掂量是否会影响到与中国、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日本在决心盲从美国的印太战略之前,必须估计好可能的代价。
当前,上海合作组织、东方经济论坛和俄方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等等组织平台都为俄罗斯实现“向东看战略”提供了助力,俄方经济与外交中心的东移将会实现“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效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