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7这个代号在二战期间就曾经使用过,本来是接在苏-6之后,准备研制的一款活塞-喷气混合动力截击机,但没有投产。当时苏霍伊的飞机产量都不大,经常处于光设计不生产的尴尬境地,最多的苏-6也只有900多架,比起“苏联红军的空气和面包”的伊尔-2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这也导致1949年苏霍伊设计局被解散,苏霍伊本人则应图波列夫的邀请,当了图波列夫的副手,斯大林同志于1953年不幸逝世后苏霍伊才迎来了第二春,重新组建了新的苏霍伊设计局。现在我们一般所说的苏-7,就是新的苏霍伊设计局推出的第一款飞机,当然更是第一款喷气式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也可以说苏-7在新苏霍伊设计局的飞机里,完全就是开山鼻祖的地位,苏-9是以苏-7第二架原型机换装三角翼改型的截击机,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苏-7的另一种版本,苏-17则是把一对变后掠翼插在了苏-7的机体上,而苏-9又衍生出苏-11、苏-17则衍生出苏-20、苏22,最另类的苏-15也是来自于对苏-9的改型。苏霍伊本人也因为苏-7B、苏-9等飞机的成功,于1955年被苏联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苏家老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7的研制开始于1953年夏天,那会儿新苏霍伊设计局刚刚组建,但对面米高杨和格列维奇已经弄完了米格-15和17,米格-19也已经进入试飞阶段。苏-7虽然是苏霍伊的第一款喷气式飞机,并且一开始也是奔着前线歼击机的定位,但相对却要激进得多。如果从机头等几个部位看上去的话,很容易与米格-21搞混。当然仔细看还是区别很明显的,因为两者其实仅仅是轮廓上的相似,实际上苏-7比米格-21各方面尺寸都大不少,是当时苏联最大的单发战斗机。

米格-15、17、21和苏-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7的原型机S-1于1955年9月7日首飞成功,1956年4月创下了2170千米/小时的苏联国内速度纪录,1959年获得Su-7的编号,并进入服役。不过可能正是因为飞机大,反而没有米格系列的轻小灵活那么有优势,早期的苏-7一共只生产了132架,同时期大量服役的还是老对手米格两人的米格-21,苏霍伊眼看着又要走回之前光设计不生产的老路。

S-1原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1958年苏联前线航空兵部队要求苏霍伊以苏-7为基础,研制一种对地攻击机,苏霍伊以第二架原型机S-2为基础,发展了S-22原型机,最终成了苏-7B。苏-7B在气动外形和动力装置上与苏-7几乎没有区别,同时也保留了苏-7的高速性能,只是为了适应低空轰炸任务而强化了机体结构,机翼下有4个外挂点,机身下面还有两个左右并排靠得很近的挂点,理论最大载弹量可达4吨,但因为留里卡AL-7F发动机比较耗油,苏-7整个系列的航程指标都比较感人,所以机翼的4个外挂点上面一般有两个要挂上副油箱。但苏-7B飞行中稳定性高、操纵和维护工作都比较简单,因此受到飞行员和地勤的双重欢迎,在整个60年代,苏-7B和它的各种改型一直是苏联的主力战斗轰炸机,也大量出口到苏联的友好国家或扶持对象。

苏-7BM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苏-7在所在国家里也发挥了不少作用。印度苏-7败给巴基斯坦歼-6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但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印度空军的苏-7在战争的20多天里出动了超过1500架次,承担了绝大多数昼间攻击任务,共损失了14架,但主要是损失于地面防空火力。虽然也被歼-6击落过3架,但苏-7也在空战中击落过2架歼-6。如果考虑到苏-7是以对地攻击为主,再加上给印度的是猴版的苏-7BMK,这个结果其实也并没有那么丢人。

印度的苏-7BM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对飞机的野战机场起降能力一向非常重视,苏-7的一种改型Su-7BKL,就是专门针对在野战机场起降进行了改进,在起落架上增加了滑橇,以提供松软地面上的滑跑能力;另外还可以附加两枚助推火箭、并使用了双减速伞,以缩短起降距离。但苏-7系列的气动外形,特别是机翼决定了起降性能好不到哪里去,提高起降性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变后掠翼的苏-17的诞生,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苏-7BKL的主起落架上安装了滑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7一直以留里卡的AL-7发动机为动力。这种涡喷发动机一开始是不带加力的,但在苏-7原型机试飞期间就安装了加力燃烧室成了AL-7F,此后苏-7的全系列,包括苏-9、苏-17等都采用这种发动机,图-128大型截击机也用它作为动力装置。AL-7虽然被大量采用,但喘振裕度低,并且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发动机,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苏-7在发射导弹甚至大型火箭弹时,AL-7也经常会因为吸入废气而喘振甚至停车,后来的解决办法是加装了一个协调装置,在飞机发射导弹时让发动机自动降低转速。发动机的寿命也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初期大修期只有100小时,因此型号里带了一个AL-7F-100,这里的100就是指的100小时,不过后来略有延长,陆续增加到了150直至250小时,发动机推力也有所增加,不过耗油量却也跟着越来越大,飞机的续航指标一直是个坎。

AL-7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同双座教练型在内,苏-7全系列的总产量超过1900架,先后在10余个国家的空军服役。这个数量在同类型飞机里算是比较多的。目前其他国家的苏-7要么退役、要么在作战行动中被“消耗”掉,只有朝鲜于1969年引进了28架苏-7,到现在还在用,但不清楚还有多少架能起飞作战。不过实话实说,这款50年代诞生的飞机即使还能起飞,怕也飞不到自己的并不算远的最大航程。

潇洒的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就点个关注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