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广生堂药业在其2021年年度报告中,更新创新药管道三种乙肝在研新药最新开发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乙肝在研新药GST-HG141,2期准备中,GST-HG121正积极推进至1期

在研乙肝新药GST-HG141,已完成1a期临床试验,整体安全性良好,1b期临床试验结果积极,显示GST-HG141对中国慢乙肝受试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效学(PD)、药代动力学(PK)特征,支持GST-HG141继续开展第2期临床试验,目前已取得2期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批件,正准备开展第2期研究。

在研乙肝新药GST-HG131,已完成1a期临床试验中所有受试者的给药和耐受性、安全性观察。在研乙肝新药GST-HG121,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第1期临床试验准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新公告介绍,目前,乙肝治疗药物主要有核苷(酸)类似物(NAs)和干扰素(IFN)。由于IFN的副作用较大,目前临床上更广泛使用的是核苷类药物。我国乙肝药物市场中,以核苷类用药占比为80%,是治疗乙肝的主流药物。常用的核苷类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以及丙酚替诺福韦等。

相较于以往这些已上市的核苷类药物,在研的GST-HG141、GST-HG131和GST-HG121均是以临床治愈乙肝为目标。福建广生堂计划将这些多靶点乙肝候选药物联合现有核苷类药物的开发路线,以期实现临床治愈HBV。

三种在研乙肝新药,以GST-HG141相对更快,即将进入2期临床试验。GST-HG141是一种核心蛋白抑制剂,能有效削减HBVcccDNA,是全球First in class的MOA II型乙肝核心蛋白抑制剂,目前全球尚无该靶点药物上市。2019年11月,GST-HG141获批新药临床试验申请,1a期和1b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1b期结果积极,支持继续进入到2期临床开发中。

该2期临床研究,将是一项评价GST-HG141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在慢乙肝受试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已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出具同意开展该研究的审查意见,其他相关工作中正积极进行中,以推进这项2期临床试验。

GST-HG131是一种在研乙肝表面抗原抑制剂,亦是福建广生堂药业全球领先的First-in-Class创新药,具有抑制乙肝表面抗原分泌的机制,能够诱导HBVRNA降解,降低乙肝表面抗原水平,且具有良好安全性。2020年3月,GST-HG131已获得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是我国首个获批的乙肝表面抗原抑制剂,目前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牛俊奇教授和丁艳华教授共同担任1期临床试验负责人(PI);目前,1a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所有受试者的给药和耐受性、安全性观察。

GST-HG121也是一种在研乙肝表面抗原抑制剂,基础研究表明,GST-HG121通过降解RNA方式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乙肝表面抗原表达,降低乙肝表面抗原滴度,有望提高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帮助慢乙肝恢复免疫监视机制。2020年9月,GST-HG121已获得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目前正处在准备进入第1期人体临床试验的临床前准备工作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番健康结语:相比核苷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乙肝核心蛋白抑制剂和表面抗原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不同且新颖的,我国福建广生堂在乙肝全球创新药方面新颖药物开发机制占据两个,即围绕HBV核心蛋白或称为核衣壳装配、乙肝表面抗原分泌这两个HBV生命周期更多步骤(有别于以往核苷类抑制HBV复制机理)。

目前,一些新颖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的乙肝候选药物,也会在历年的欧洲肝脏研究年会(EASL)和美国肝病研究年会(AASLD)上发表,这些新机制候选药物的目标也多以临床治愈HBV为目标来共同努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