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共分为四部,每一部又由相对独立的散文诗组成。
第一部讲述了查拉图斯特拉从隐居到开始说教的精神演变历程。查拉图斯特拉在30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和众人,独自在山上隐居,临近“不惑之年”之时自觉精神充盈饱满,于是下山在群众中宣讲自己的主张。他的说教虽然不被理解和欢迎,但也赢得了一些弟子。在第一部分临近结束之时,查拉图斯特拉跟弟子告别,重返孤独,让大家各寻出路。
在第二部中,重返孤独的查拉图斯特拉梦见自己的说教被世人歪曲,于是他再次下山拯救弟子。他前往“幸福岛”,对“同情者”、“传教士”、“有道德的人”、“学者”、“诗人”、“预言家”等各类“现代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末尾时他感觉到有一种思想在他心中渐渐升起,这个思想就是全书的核心“永远回归”,但又自感时候未到,于是挥泪离开“幸福岛”,再次返诸孤独。
第三部从查拉图斯特拉登船返程开始写起,他一路对基督教传统、对旧的道德和现代社会进行猛烈批判。他感到关于“永远回归”的思想正在成熟。
第四部是全书的终曲。这一部有多种人物粉墨登场,他们是查拉图斯特拉所说的“高人”:“预言者”、“统治者”、“有良心的学究”、“精神魔术师”、“最后的教皇”、“极丑的人”、“自愿的乞丐”和“影子”。查拉图斯特拉一度受到诱惑对这些“高人”的努力表示同情,但最终他超越了同情,因为同情是弱者的道德。在全书结束之际,查拉图斯特拉终于明白,自己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事业”,于是他再次离开隐居的山洞,“就像从阴暗的山后升起的晨曦,热烈而强壮”。
主题思想
在序言中,尼采刻画了他的超人理想。他所谓的超人,是对人的超越,如同人是对猿猴的超越一样。把超人作为一种目标,人本身就成为一种过渡。
尼采说,“人是伸展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一根绳子。人的伟大在于他是桥梁,而不是目标,是一种过渡,一种毁灭。”
超人并不是出世的希望,相反,它是在世的方式。它并不否定人生的意义,而是肯定生命的价值。它并不是超凡脱欲自命清高,而是要经受各种污蔑嘲讽,像海洋一样,使一切侮蔑在其中沉没,却依然保持纯洁。它并不是克己制欲、乐天安命的修士,而是疯狂的电火,在激发、创造中显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它也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而是在探险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中欢笑舞蹈的酒神。
把超人作为生存的意义,就是要表明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命自身的创造。离开生命,便没有创造;离开创造,生命便没有价值。为了创造,人应当热爱生命;也只有为了创造,人才值得牺牲生命。
尼采指出,要成为超人就必须勇于承受最大的痛苦,献身于一切不幸,轰破坟墓,使许多被活埋的痛苦苏醒。他必须具有坚强的骨头和轻捷的足,他的快乐便是追寻和忍受痛苦,他渴求灾祸、地狱、仇恨和残害,也渴求着失败。诅咒对他便是祝福,黑夜于他便是太阳,痛苦就是他的欢乐。
尼采在这部著作中所表达的思想,对西方传统的人生哲学和伦理观念,是一次彻底的反叛。它不再从生命维持的角度去阐释人生的意义,而是从生命创造过程揭示出生存的价值;它不再从社会稳定的眼光去评价社会的伦理,而是以人类的进化和自身超越为目标来估价道德的作用,它不再把痛苦和快乐截然分开,而是将痛苦作为人生快乐的基本原料和前提;它也不再把个人意志同人生价值视为完全对立,而是将个人意志看作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推动力。在这部书中,人生哲学的基本原则不是善与恶,而是强与弱。勇敢、冒险、仇恨、战争、战士、男人、痛苦、欢笑、疯狂、残忍、铁石心肠、骄傲自豪、争权夺势、狂饮纵欲,都被作为强者的象征予以颂扬;而温柔、稳妥、博爱、怜悯、和平、和解、女人、恋爱、啜泣、悲哀、谦卑、忍让、节制、无欲、圆滑、知足、平等、理智都被作为弱者的象征予以嘲讽。用强弱原则来替代善恶原则,把强和弱截然对立起来,使他的人生哲学具有了强烈的反理性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成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包括德国,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思想和道德危机,许多被奉为神圣的国家观念、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正被人们所抛弃。尼采敏锐地看到了欧洲这场精神上的危机,因此,他借“查拉斯图斯特拉”这个虚构的超人形象向欧洲世界宣告了这种精神文明的危机,并呼唤一种生机勃勃的人类的出现。
1881年夏季,尼采因健康恶化辞去教授职务,来到以空气治疗胜地著称的瑞士的恩加丁,那里有为细长落叶松覆盖的山坡,清新明净的空气,嶙峋的岩石,寒冷的冰河。在这种环境里,尼采感到心旷神怡,思绪如泉。他总是将散步或登山时萌发的想法抄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回去后加以整理,有时总要忙到深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这样创作的。它的第一、二卷都以十天时间一气呵成,第三卷在法国尼斯也以十天时间写成,第四卷则在1885年于蒙顿写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