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地掌握吐音技巧,能大大丰富笛子的音乐表现力,更准确地体现音乐作品的内涵。能否掌握吐音技巧,不仅与舌的灵活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吐音分为单吐音、双吐音和三吐音,练好基本技巧,才能更好地发挥吐音在演奏中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吐

在吐音技巧中,以单吐运用最为广泛。在乐曲中,乐句的起始、同音的重复、乐句的划分及旋律中不带连线的分音等都需要用单吐。单吐又有重吐、轻吐、唇吐等多种不同的奏法以表现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掌握单吐技巧并在乐曲演奏中根据音乐情绪需要合理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① 轻吐:舌头平展放松,舌动的力度中庸,气息和缓,爆发力不要太强,发出似断非断、较为柔和的音响效果。演奏符合为“⊙”,在乐曲中一般表现为抒情、轻巧的乐段。如:笛子曲《早晨》(赵松庭曲)中的尾声就是运用了轻吐这一技巧来表现人们在尽情嬉戏欢舞之后,又重新回到恬静柔美,令人回味的春天早晨的意境。

②唇吐:在吹奏之前,改变双唇自然衔合,保持吹奏笛子时的状态,然后依靠气流的冲击,发出似“扑”音。唇吐不需要用舌,之需要气息的变化即可,发音力度的强弱是有气流的急缓决定的。气流急则力度强,气流缓则则力度弱。在传统的江南丝竹,地方戏曲及抒情乐曲中乐句的起始音都经常用到。如:江南丝竹《欢乐歌》,该曲开始头两个乐句中的盾音,如使用唇吐则音乐具有抑扬顿挫之感,使清新秀丽的曲调更加委婉动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吐

双吐由于速度较快,而只靠舌头的单向运动(突或库)是无法达到的。因此在双吐吹奏中,要采用舌尖和舌根的交替吐奏(双向运动)来完成,即“突库突库”的方式。演奏要领是把掌握的两个单吐音节突和库连续的快速吐奏构成的。

吹奏双吐音时除了舌头的动作要敏捷、短促外,还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和舌头动作的配合。口风要对准吹口,上下嘴唇不可抖动,防止发出“嘶、嘶”的漏气声。可先做“吐库吐库”的舌头动作训练,然后再在乐器上练习。要求“吐”与“库”两字的力度一样,不能一个重、一个轻。

双吐的舌头动作要灵活,并注意区别吹奏高音和低音时舌头位置有所不同,高音舌尖靠外但不能吐出唇外,低音舌尖靠里。练习时可多次反复,发音清楚,有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吐

由单吐与双吐的不同变换组合构成。它的演奏要领同前面讲到的单吐、双吐方法完全相同。

三吐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前十六分音符(TKT TKT)它的组合是在节拍单位内有一个双叶音加单吐音构成。

②后十六分音符(TTK TTK)它的组合是在节拍单位内有一个单吐音加双吐音构成。

③平均的三音组分音:平均的三音组分音相对而言,掌握起来难度要大一些。下面把平均的三音组分音的几种不同吐奏形态分别作一介绍:(1)TTK TTK(突突库 突突库)(2) TKT TKT(突库突 突库突)(3)TKT KTK(突库突 库突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单吐、双吐、三吐,还是更多变的技巧,都离不开基础功的练习。

广州月泉国乐致力国乐教育近10年,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广州竹笛老师,科学高效的课程,让小白从0学会竹笛,更是专业民管考级指定考点,帮助更多竹笛爱好者提升技巧,实现入门到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