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简化字,据我所知,所有的简化字中只有一个字是编委会人为编出来的一个字,就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这个字就是“帘”字,其它的字的简化都是有根据的,是很科学的,是根据草书和民间的俗体字简化而来的。简化字已经在中国推行几十年,可能除了香港和台湾还在用繁体字,东南亚很多国家都在用简化字,很多东南亚国家的政府要求用简化字。以前我不清楚,我给新加坡的朋友发传真,刻意用繁体字,结果人家告诉我,用繁体字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他说,我们全用简化字,繁体字太麻烦了。这么多国家和人口用简化字,要回到繁体字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而且,人趋向于用简单的东西,用了简单的东西,他再用复杂的东西就很不情愿。从书法的艺术性来看,应该用繁体字,这是少数人在用。我的观点是,走回头路不太可能。我相信韩国和日本将来日常中也会用和中国同样的文字,这样交流起来也更方便。
韩文书法已经几百年了,已经成为韩国标志性的一种文化。从民族自尊心来讲,韩国人也是要研究韩文书法的。但是现在研究韩文书法的专业书法家,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们不追根溯源,对中国的书法顾虑重重。现在写韩文书法的书法家被一个圈给框了起来,形成了几种特有的书体,从中摆脱不出来。如果把中国古代的书法研究明白的话,书法的用笔原理、结构和章法全部都能活用到韩文书法中,韩文书法会比现在好的多。
在韩国写韩文书法的人,不太懂汉字,不太懂古典,就是每天对着韩文在画。这是他们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也不知道如何握笔、行笔。
韩国有些人汉字和韩文混用,不懂笔法,这种作品就达不到汉字和韩文的一种和谐的境界。简体字是日常实用的字体,但是从艺术角度,繁体字不仅是为了美,它还有象形的意味。比如说,追溯到甲骨文的“山”字,就是画一座山。汉字形成过程当中,有很多丰富的含义,看到文字之后,可以想象它的深刻含义。在创作当中,草书的写法非常的简省,一般人不识草法,对于草书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厚含义是无法体会的。
韩国的书法教育不如以前,韩国最大的问题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太大。这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发达,如果中国的经济能够在美国的水平的话,学习汉语的人也会更多。韩国毕竟是“汉字文化圈”中的国家,在韩国人的潜意识里面,只要有机会还是愿意拿起毛笔写写字,书法家在韩国也被认为是很雅的。韩国书法的情况也并不像书法界说的那么悲观。比如,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一家都有一个屏风,它是韩国陪嫁的必需品,所有的屏风都是用书法书写的。
韩国的书法家应该努力把韩国书法的氛围调整一下。每次有人报书法班,就跟小孩的父母说:“书法没有什么发展未来。”小孩的家长马上就去报其它的课外班了。
在韩国,能够参加国家展览的团体有三个,加上会员有六千人,这六千人能够参加国展,就有实力开自己的培训班。以韩国的人口5000万来计算,有5000人来办这种培训班的话,平均每10000人就有一个培训班。二十年前,汉城有2000多个书法教室,现在基本上还是这么多。全国正式注册的大约有5000个这样的培训班,其它的无法统计。以韩国的人口来算,韩国的普及率是非常高的。
在韩国,小学四年级以上都有书法教科书,但是书法课单独被摘出来了,因为高考时,不考这门课。跟美术一样,除非考这个专业才需要专门的学习。所以韩国的书法界搞了200万人的签名,想把书法课重新恢复到编制里面;然后还搞了一个2000人的听证会,给国会提建议。国会做了一个调查,说国会需要两兆元的预算,这个资金太大了。
从长远来看,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可以开发小孩的想象力,对小孩很有帮助,好处很多。现在书法教育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西方的教学体系进来了,东亚的这种教育慢慢地被边缘化了。
在中国,有一段时间钢琴过级在升学时可以加分,现在被取消了。书法特长生现在清华加30分,北大加20分,所以现在学书法的人比学钢琴的人多的多。
书法在中国学校里面受到青睐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韩国,从民间来讲,复兴汉字的想法很强烈。韩国日报社开始汉字和韩文混用,一些大企业招聘的时候还要考汉字,所以汉字有复兴的倾向,但政府在这一点上和民心相背离。在书法的教育方面,比较有实力的书法家在私塾里面还教自己的学生《千字文》、“四声”,对汉字的普及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如果韩国也能够在学生升学时利用书法加分,那么对书法的发展也更加有益,这比书法进入编制的可行性要大的多。
在过去的考试中,如果卷面漂亮的话也有加分,但是现在没有了。现在有汉字级别考试,这也是加分的,但跟中国大学加分根本无法相比。
我个人觉得如果书法家在教学方面有所改进的话,对他们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冲击。我在文化院教课,我自己也有私塾,这两方面的情况我都知道。文化院作为公共机关是普及性的,随时有人来,也随时有人走,这必须考虑新来者的水平,所以教学是停留在一个浅显的普及性的层次上的。个人的书法私塾就不一样了,可以像大学教育一样系统而深入,不只是教技法,很多学生会觉得我是一定要到你那里去学习的。
韩国的这次学院派展览我看了作品集,韩国的书法的大学教育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水平,这跟大学的教学体系有一定的关系。
韩国的学院派展露的开幕式我也去了,也看到当时一个学院派教学的负责人,也听到了一种自省的声音,因为我们教的不好,所以学生写的不好。因为在大学中有种种条条框框,学生的创作能力必然会受到影响。大学书法教育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书法在韩国大学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做这项工作的人也没有,作为一门学科这是很不足的一点。
刚才讲到的拓片展我也去看了,确实很好,不足的地方是不出作品集,也不允许拍照。我在写韩国书法史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现在发表出来的关于韩国书法史的文章和图本非常不足,很难向前推进。中国的书法史多的数不过来。我的一本韩国书法史还是一次到作者的家里得到的,不是在书店中买来的。还有一位学者只写了半本韩国书法史。
韩国书法史尽管有几本,大同小异,不是按照事情的大小写的,而是像流水账一样写的编年史。韩国的文物也确实比较少。
韩国的文物也不少,主要是研究不够深入。韩国书法史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比较回避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多韩国本土的和流落到韩国的东西也都是韩国书法史的一部分,但只写其中本土的部分,这不是很合适。历史就是历史。
在韩国书法界长期有一种夸大的做法。因为我们一直受中国的影响特别大,所以在韩国的很多著述中把中国给夸大了,这也是韩国史学界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
有一些这样的心理。在韩国,如果你总是引经据典,引中国的古典,就会有人说,什么东西都是中国的,那我们的东西在哪儿?书法界的意思就是,在过去的年代所有的东西都是中国过来的,我们是一个文化过来的,我们共同享受这样的一个文化;我中有他,他中有我;他们给我们一些影响,我们也给他们一些影响。看百济、新罗时代的法帖和碑,和中国的不都一样?没有我们一点的个性,那我们怎么办?
韩国在三国时期的新罗书法,非常值得研究。在中国的三国统一之前,中国对韩国的影响是最小的。当时韩国的书法中自己的特色更多一些,其中有些作品的艺术价值,不比《好太王碑》价值低,可以与《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相媲美,其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新罗文化,不仅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还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所以它的艺术个性比较强烈,在艺术上既有细腻的一面,又有粗犷的一面。
从韩国历史来讲,的确是受中国影响特别大,特别是像王羲之的字,到了韩国以后,成了所有人的模仿对象,大家都非常地崇拜他。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大家就觉得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就要独创自己的字体,这个时期就出现了“东国真体”的雏形,仅仅是处于一种萌芽状态的书体。韩国著名的书法大师在同一时期来到中国,深受中国影响,在韩国国内也产生了新的影响,这样萌芽时期的“东国真体”就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对韩国的影响一直是占主体地位的,一直到今天,一直有一种意识就是觉得把中国的书法拿来奉为神话。这是不是就有一种奴化的思想在里面?所以,有些人就回避这一点。对于书法界这是存在的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正确的看待中国的影响,这样我们就可以扬长避短,能够在实现本土化的过程中,创造出具有我们自己个性的书法。这也是我们书法界的任务。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个性,要创造这样一种有自己个性的艺术也是有很大的挑战的。
都兵剑,号卧牛斋主,桃园书画社社长,剑兰客厅掌门人,当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被称之为“兵剑书法”。共和国同龄人,出生于太行之巅一一山西陵川。曾戎马军旅20载,后创办“北京鸿都书画院”并担任院长,研究探讨和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先后发表书法专集《翰墨剑情》、《兵剑书法作品集》,中篇小说《岁月留痕》,回忆录《剑行》,散文集《手机上的歌》等文学艺术作品。
兵剑书法,如行云流水,落笔似云烟;兵剑书法,如龙蛇竞走、磨穿铁砚;兵剑书法,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其手心两忘;兵剑书法,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似曼卿之笔,颜筋柳骨神形俱佳;兵剑书法,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且气象万千;兵剑书法,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兵剑书法,如花瓣般,香气远播,越发清芬,陶醉世人。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先生曾赠送著名书法家卧牛斋主都兵剑老师七言律诗一首:“临池不辍五十载,毫锥衔墨似盘星;静室雅斋映明月,道法无为依清风。门下已有三千客,胸中布满十万兵;不问凡间纷扰事,只听世外雅歌声。”这首诗客观的证明了卧牛斋主都兵剑老师字如其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又体现了卧牛斋主都兵剑老师在书法文艺上的高超技艺和锲而不舍的坚韧精神,也反映出了卧牛斋主都兵剑老师桃李满天下且不为俗世所扰的高贵品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