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种名为“聪明药”的药物在家长圈中逐渐流行起来,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吃了这种药,孩子的成绩就会得到显著提升,因此也被称之为“聪明药”,一般面临高考的学生服用的较多。那么这所谓的聪明药到底是什么?吃了之后真的能够变聪明吗?来来来,关注过客,听过客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聪明药”到底是什么?吃了真能变聪明?

实际上,家长们常常提到的“聪明药”并不是什么特效药,也没办法起到让孩子变聪明的效果。究其原因,所谓的“聪明药”其实就是一种神经兴奋类的药,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等多种成分在列,往直白了说,这其实就是一种类似兴奋剂的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利他林”和“莫达非尼”的作用是什么,事实上,这两种药物都属于国家严格监管的精神药物,即使是医院开的处方,也需要谨慎斟酌用量,如果用量过多,很容易让患者产生依赖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利他林”主要用于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以及多动症,而“莫达非尼”普遍用于缓解嗜睡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的情况。服用药物之后,患者会很快镇定下来,并且变得精神集中,但不会变聪明,而且还可能引发精神方面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这种药物还有很大的成瘾性,一旦断药恶心、失眠、心慌等副作用也会接踵而至,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等不良反应。如果用量过多还可能产生一定的狂躁反应和依赖性,所以说,家长们一度趋之若鹜的“聪明药”,其实是损伤孩子大脑的“毒药”。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美国,这种“聪明药”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常用抗压药品之一,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已经有近2000万名学生正痴迷于这种“聪明药”,而长期服用“聪明药”,也只会给身体带来许多不可逆的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美国之外,英国也有很多学生服用“聪明药”,据了解,早在2013年的时候,就有报道披露剑桥大学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都在食用利他林成分的药品,并且人数还在与日俱增。

“聪明药”到底有多可怕?

2017年,广州一位高三学生李明(化名)由于上课精神不集中导致学习成绩逐渐下滑,于是李明母亲就找来了“聪明药”让儿子服用。刚开始成绩确实有所提升,但没过多久,李明就对“聪明药”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不服药之后性情大变,本来温和的性子变得情绪不稳定,还喜欢乱发脾气,通过医生检查确认后,发现李明服用的药物其实是一种毒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医生也表示,其实“聪明药”的副作用远不止于此,长期滥用这种药的话,不仅会导致抑郁和情绪失控,还将出现依赖上瘾的情况。如果骤然停药,身体还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性,严重时很可能引起生命危险,因此,要想彻底戒断“聪明药”所带来的依赖性,也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服用“聪明药”的受众人群基本都是学生,有的是为了高考能考个好成绩,有的是为了提升成绩排名,还有人则是为了让游戏打的更厉害而购买的,但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药从哪来的?为何不管控?

其实我国对精神类药物的管控一向十分严苛,而且像“利他林”这种药物在我国基本处于停产的状态,也很少有医院会使用了,目前市面上的药物基本都源自于境外,包含印度、瑞士、美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对于这个情况,我国海关也曾查处过多起“聪明药”非法入境的案件,通常都是通过网上购买,然后快递邮寄的方式,这种很难管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凡未经许可滥用、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相关药品的,均属于违法行为。即便如此,依然有不法分子为了利益通过各种渠道非法售卖,试图在法律的边缘线上游走,面对这些违法行为,我国法律也会毫不留情的给予严惩。

也希望大家在面对这类“聪明药”时不要轻信,更不要滥用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了,关注过客,听过客说,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