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不问有无条件,都一定要出省,到那时认为是先进的上海、北京去读书”。100多年前的“丙班少年”,树立了远大的人生志向。他们不仅去了上海、北京,更远赴海外求学。李璜、周太玄、李劼人留学法国,王光祈、魏时珍求学德国,郭沫若、曾琦前往日本……在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过后,他们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在不同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1920年4月,王光祈与魏时珍来到德国法兰克福。魏时珍后来成为四川省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最早向国内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学者之一。1923年初,朱德来到德国,还请魏时珍帮助补习德文,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25年,魏时珍回国,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大学数学系任教。

王光祈则从政治经济学转向音乐,1927年转入柏林大学音乐系,获得博士学位,撰写了《中国音乐史》一书。他开始思考音乐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灿然涌现于吾人之前,因此之故,慨然有志于中国音乐之业。”

李劼人在1919年8月底,应周太玄之邀前往法国,加盟巴黎通信社。他们半工半读,生活相当艰苦。国内稿费、版税一时未能汇到,就只好买几条面包切成若干份,饥不可忍时用冷水泡泡吃一份。在巴黎,几个穷学生聚在一起办伙食,以节约开支,每次烧煤油炉做饭,还要偷偷摸摸避开房东太太。李璜回忆:“劼人、太玄两个成都青年,不但会吃,而且会做川菜,我们都尊之为‘大师傅’。每聚,劼人与太玄轮流主厨……一次,劼人突发奇想,要烟熏兔肉……要照成都吃法,烟熏凉拌,如棒棒鸡一样,用以下酒。劼人要用落花生的外壳来熏,认为这样才香。这一购办落花生的差事,又把我跑苦了!法国不产花生,我亦不知其洋名称,图画捉拿,才在巴黎郊外吉卜赛人称之为‘瓜瓜里赤’带来卖与儿童。我买的花生斤两也不多,劼人视为珍宝。”徐悲鸿来巴黎时,听说李劼人掌勺,宁可不去卢浮宫临画,也要来参加聚餐。后来李劼人在成都开过小雅餐馆,闻名一时;周太玄的私房菜美味则在朋友中间流传。

1920年,周太玄考入法国蒙彼利埃大学,他全靠一支笔养活全家,挣自己与妻子读硕士、博士的学费。他最终的研究虽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学,却志趣广泛,尤其在文学上造诣甚高,除古体诗外,他的新诗《过印度洋》入选了当时的中学课本,被赵元任谱成曲,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唱歌曲。1930年底,周太玄夫妇结束留学生涯,回成都任教。其长子周孟璞回忆,火车途经柏林,王光祈专程到车站饯行。“王光祈伯伯挨着个抱了抱我们姐弟,然后我父亲又送他下车。他们在月台一直聊到火车汽笛长鸣。两人又拥抱在一起……然而,他们执手相揖,谁也无法想象这是他俩同学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

1936年1月12日,王光祈突发脑溢血骤然病逝于德国波恩,终年44岁。这位少年中国学会发起人、音乐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客死他乡,生前孑然一身,身后一无长物,噩耗传回国内,蔡元培致悼词,徐悲鸿画了遗像。整整两年以后,他的骨灰才被辗转送回中国。

还在成都读书时,丙班少年曾同游东郊沙河堡菱角堰。王光祈多少有些戏言地与同学相约,效仿刘关张“桃园结义”,死后合葬此处。少年的约定,或许包含着几许未谙世事与年少轻狂,而人过中年,这成了一份承诺。

1941年冬天,李劼人、周太玄在沙河堡举行了一场小小的葬礼。王光祈的骨灰埋入了菱角堰周家的祖坟,就在李劼人的菱窠对面。李劼人在老屋长伴老友,潜心修改《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大河三部曲”。1983年,王光祈的墓迁到四川音乐学院,墓碑的题字正是周太玄的书法。

李劼人是1924年从法国回到家乡成都的,次年他创办嘉乐纸厂。新中国成立后,在担任成都市副市长期间,他主持修建了成都的城市中轴线人民南路。1962年12月24日,李劼人逝世,终年71岁。他不仅是作家,还是翻译家、报人、实业家、藏书家、传统文化保护者,老成都就活在他的笔下。临终前,他说:“天不假年啊,倘若再给我数年,我就完成我的《大波》啊。”

李劼人是急公好义之人,他的离去令老同学震惊。魏时珍在《忆李劼人》中感叹:“劼人身体素强,善饮食,当其酒酣耳热时,常向我和其他同学如周太玄、胡少襄等大言:‘你们都不行,你们的葬,都将由我来送,我将继续著述,到了八十,才搁笔,在以后十年中,我将轻装,遍游我国名胜;既归,将不复出,静等百年的到来。’”

本版撰文 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