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感谢,如果再卖不出去,今年的亏损真是不敢想了!幸好有镇上帮助,让我们这家小合作社渡过了一道大坎。”
徐娟英是上海金山区朱泾镇慧农村上海娟英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今年3月前她还挺乐呵,6万只鸡即将陆续出笼,稳定的供销链让她毫不担心销量。
没想到几天之后,情况急转直下,因为疫情,企业无法如约前来收购。眼看着满棚的鸡要砸在手里,徐娟英急的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光喂鸡花费的饲料就要6吨,近20000元,再这样下去真不知自己能撑到几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万只鸡即将陆续出笼。本文图片 金山区供图

朱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得知情况后,迅速行动,安慰徐娟英,“你不要着急,鸡卖不到外面去,我们就在本地卖。”不出几日,好消息传来,6000只鸡的保供订单分批交到了徐娟英手上,同时送来的还有金山区的保供通行证。“那会儿居民不容易买到鸡,除了大订单,社区团购也开始联系了过来。”
随着“带货”信息传出,10只,20只,30只……附近村居民纷纷联系订购。在朱泾镇干群的帮助下,养殖场在一个半月里,成功卖掉了20000多只鸡,回笼资金近70万元,一筹莫展的徐娟英脸上重现了笑容。更让她高兴的是,合作社原先直供的收购商也于近日办出了跨区通行证,5月将出笼的3万只鸡也有了稳定的出路。
像这样为农户“私人订制”打通产销堵点的案例不在少数。自疫情发生以来,受交通管制、采购商减少、缺少销售途径等因素影响,许多田头“香饽饽”成了农户手里的“烫手山芋”。
朱泾镇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帮助产销对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提前制定措施,未雨绸缪。各村及时对本地即将出棚的家禽、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上市窗口期进行分析统计,专线上报。同时,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派专人下沉对接,开辟“龙头企业、合作社、大农户”联手联运区域合作模式,让合作社和大农户种植的批量上市容易短时滞销的农产品,就近销售到龙头企业。
位于朱泾镇新泾村的上海盛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是金山区农产品保供企业之一。近日,在区镇两级的牵线下,接到来自虹口区的3万份保供订单,3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卸货、分拣、搬运、装菜……干得热火朝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盛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是金山区农产品保供企业之一。接到来自虹口区的3万份保供订单后,3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卸货、分拣、搬运、装菜。

“订单内15万斤的生菜、杭白菜、芥蓝采购自镇域内的禾希、银龙、蔓菜三家合作社。”盛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宇介绍,“我们企业主营大米,要完成保供订单就需要更多的货源,镇域内合作社种植的地产蔬菜就是最放心和便捷的资源。”
纵向牵线,横向连线,既解决了滞销难,也破解了收购难。“收购车辆进入农场后,我们要求合作社专人对车辆进行消毒,对驾驶员测温。同时,收购中驾驶员不可下车,付款采用转账方式。这样农户才能高兴又安心地销售。”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往年一上市就热销的金山本土名优品牌珠丰甜瓜也遭遇了销售“短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甜瓜就要大量上市了,光靠区内消化,积压在所难免。

据上海珠丰甜瓜合作社负责人姚爱军介绍,因为今年天气好、雨水少,甜瓜品质和产量都较去年有提升。往年,4月底订购电话已经络绎不绝,今年因为疫情,许多老客户都打了“退堂鼓”。“本周起,我们的甜瓜就要大量上市了,日采收量可达10吨,光靠区内消化,积压在所难免。”姚爱军说。
得知合作社的困境,金山区镇两级相关部门分头来助力,金山国资企业上海金山综合便民服务有限公司积极对老客户进行回访,对接需求,“穿针引线”当起“经纪人”。而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除了帮忙找销路,更做起了“摆渡人”,为合作社调配配送车辆。目前,50箱起订即可向全市各区配送,解决了合作社运力有限的难题,畅通了辖区内外的供货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除了帮忙找销路,还为合作社调配配送车辆。目前,珠丰甜瓜50箱起订即可向全市各区配送。

得益于多种措施的施行,及对农产品交易的精准管控,朱泾镇持续扭转农产品滞销的困局,保障了农产品流通畅通。根据统计反馈,目前该镇农产品外销量逐渐恢复。蔬菜每日的外销量可达35吨左右,并呈上升趋势。5月中旬,朱泾镇将进入甜瓜、小皇冠西瓜等农产品产销高峰期,预计销量可达每天40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