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使用了一架4300吨的巨型机器人,它能在喜马拉雅山上凿出一条深深的沟壑,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这条铁路就是中尼铁路。而这架4300吨的庞然大物,正是京华号,中国的一颗明珠。京华号盾构机的投入运行,可以说是中国目前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最直观的展现了。盾构机在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它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十年之前,京华号盾构机还未研制,中国在此方面的技术几乎为零,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的空白。中国在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不能自制盾构,所以只能从国外进口。而那个时候,盾构机是美、德,日三国共同垄断的,由于盾构机的开发难度太大,所以欧美政府将其列为了禁止进口的产品,以防止中国获得。甚至在中美关系缓和之后,对中国的盾构机的出口依然受到了严格的制约。秦岭铁路的建设,中铁集团从德国进口了2台盾构。光是引进就花费了七亿美金,哪怕是付出高昂代价七亿美金的盾构机,都是德国的工程师来操作,甚至更换零件还需要德国人在附近设置了一道防线,不让中国人靠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秦岭隧道建设的时候,由于德国工程师对秦岭隧道的地质情况估计不足,用错了刀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此,中国在2003年将盾构机列为203项目,并在短短八年内实现了盾构机的国产化。比如喜马拉雅地区的京华号盾构机,这台盾构机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规模,而且还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比如双液同步灌浆技术,可以让隧道掘进的时间缩短到一个小时。而且中国还在美日德的盾构机领域一直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到2019年,中国盾构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0%,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都从中国采购不同规格的盾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盾构从一开始的被动,到现在的技术突破,再到自主创新,再到引领世界的发展,经历了十余年的摸索和发展,中国的盾构已经由被动挨打,走上了世界的巅峰。我国盾构机的发展历程,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次逆袭。这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创造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中国盾构技术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前列,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太大了,这也是中国盾构机发展速度最快的原因,而随着中国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将会投资更多、更多的大型盾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