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精舍”,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似乎只与佛教有关,佛教僧人或居士修行的处所,才叫“精舍”。
▲ 释迦牟尼曾居住的祇园精舍遗址
确实,佛经中经常可见“精舍”一词,比如释迦牟尼佛所居的、著名的“竹林精舍”和“祗园精舍”;
此外,还有“鸡林精舍”、“美园精舍”、“耆陀精舍”、“加罗释精舍”、“仙人聚落精舍”,等等。
在我国古代,“精舍”也作为佛教寺院的别称。
例如,唐代诗人韦应物作有《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一诗,诗题中的“少林精舍”,即嵩山少林寺。
然而,如果你认为“精舍”是佛教专有的,甚至认为“精舍”是个外来词,那就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精舍”是中国的本土词汇,是在翻译佛经时被借用了。
▲ 晋代高僧慧远在庐山创建的龙泉精舍,今名龙泉寺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以“精舍”命名处所或场所的,应该是儒家。
据《后汉书·包咸传》载:“咸住东海,立精舍讲授。”
包咸是东汉初期经学家,他在东海造精舍讲学,可见“精舍”与儒家经师的讲学活动密切相关。
不过,与后来的书院、书馆相比,精舍则更私人化——但也不是普通学文习字的私塾,而是专指传经论道,格物穷理的修习场所。
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稿》中曾指出:“东汉时候,私人传经的事业很盛,有些学者设立‘精舍’,先后著籍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往往从几千里外到那里去求学。”
后世的很多大儒也将他们的讲学之地命名为“精舍”,比如——
南宋理学宗师朱熹亲手创建的“寒泉精舍”、“武夷精舍”、“竹林精舍”(后更名“沧州精舍”);
陆王心学的开山之祖、南宋著名理学家陆九渊创建的“象山精舍”;
朱熹的再传弟子、南宋后期名臣、理学家真德秀创建的“西山精舍”;
等等。
▲ 理学宗师朱熹创建的武夷精舍
佛教传入我国后,在翻译佛经时,“精舍”二字被借用,屡屡出现;但其原语不一——
如佛经中的“阿蓝摩”(梵语arama,意为“园”)、“僧伽蓝”(梵语samgharama,意为僧众共住的园林,即寺院)、“毗诃罗”(梵语vihara,原义指散步或场所,后指佛教或耆那教僧侣的住处)、“阿兰若”(梵语aranya,原义指森林、树林或旷野、荒凉之地,后指供修道人禅修的寂静处),等等,都有被翻译为“精舍”的情况。
我国佛教以“精舍”命名寺院,可能始于东晋。
宋人王观国《学林新编》曰:“晋孝武幼奉佛法,立静舍于殿门,引沙门居之,因此俗谓佛寺曰‘静舍’,亦曰‘精舍’。”
有学者据此认为,“精舍”本为儒家所设,是汉代经师讲学的地方;但到了晋代,“精舍”也别居沙门(佛教出家人),于是袭用其名,将佛寺也称作“精舍”。
▲ 心学宗师陆九渊创建的象山精舍
实际上,早在佛寺被称为“精舍”之前,道教的活动场所就已被称作“精舍”了。
如《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曰:“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
于吉是东汉末年道士,被认为是道教早期重要经典《太平经》(《太平青领书》)的作者。
他曾“往来吴会(今苏州、绍兴一带)”,并设立“精舍”以传道。
可见,“精舍”是儒、释、道三家通用的,并非哪一家所专有。当然相比之下,儒家和佛教使用得更多。
不过,到了后来,儒、释、道三教都越来越少乃至不再使用“精舍”,并各自拥有了比较固定的场所名称:
儒家一般称“书院”,佛教一般称“寺”,道教一般称“观”。
▲ 国画大师张大千晚年亲自设计兴建的摩耶精舍
时至今日,除了佛教还不时使用“精舍”来称呼一些规模很小的修学场所,儒家已经很少使用,而道教则几乎不再使用“精舍”一词了。
那么,何以在古代,儒、释、道三家都会使用“精舍”来命名各自的活动场所呢?
这就要从“精舍”一词的源头说起。
“精舍”一词首见于《管子·内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尹知章注:“心者,精之所舍。”
什么是“精”呢?
《管子·内业》解释道:“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又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管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精气”产生的,它“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布于天地之间,形成鬼神;含藏于人心之中,成就圣人。
天地之间充盈着精气,宇宙便是“精舍”;人心之中含藏着精气,人心便是“精舍”。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精气居于精舍,心中存有精气,人的智慧和精神都是这种精气的产物。
所以前引《管子》注曰:“心者,精之所舍。”
《管子·心术上》还说:“虚其欲,神将入舍。”能虚心寡欲,则精神安于精舍。
后世也将精神恍惚,神魂离开了身体,称为“神不守舍”。
儒、释、道三教都讲究内心的修习,所以它们都将自己修心讲学,谈经论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参悟宇宙间大道的空间或处所,称为“精舍”。
这无疑是非常契合的。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热门跟贴